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同被引文献55
-
1王薇.试论《儒林外史》叙事的控制机制[J].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110-115. 被引量:2
-
2陈文新,鲁小俊.《儒林外史》与传统人文精神──论吴敬笔下的贤人及其人格追求[J].江汉论坛,1998(9):53-57. 被引量:2
-
3陈文新,鲁小俊.颠覆传统——《儒林外史》的解构主义特征[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2(2):80-85. 被引量:4
-
4徐又良.短篇其表 长篇其里——《儒林外史》结构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1998(1):107-113. 被引量:7
-
5杜贵晨.“功名富贵为一篇之骨”——论《儒林外史》的结构主线[J].齐鲁学刊,1986(1):67-70. 被引量:2
-
6李汉秋.《儒林外史》泰伯祠大祭和儒家思想初探[J].江淮论坛,1985(5):96-102. 被引量:5
-
7李灵年.纪念吴敬梓学术讨论会综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1):19-24. 被引量:2
-
8张锦池.论吴敬梓心目中的“理想国”——说《儒林外史》的思想性质及其文化沿革[J].北方论丛,1998(4):64-74. 被引量:5
-
9傅继馥.《儒林外史》喜剧形象的划时代成就[J].江淮论坛,1981(5):10-19. 被引量:3
-
10周中明.一部伟大的以公心讽世之书——《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重探[J].江淮论坛,1981(5):20-25.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2
-
1杨静.浅析杜少卿形象折射的“四端”思想[J].作家天地,2020,0(5):9-10.
-
2许建平.20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60-71. 被引量:1
-
3朱建华.入世与出世:吴敬梓的两难抉择——论《儒林外史》中仕与隐的矛盾[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1):73-76. 被引量:1
-
4朱伟明.主题的严肃与结构的独特——《儒林外史》解读[J].当代继续教育,1999,29(6):61-63.
-
5王厚怀.真性:《儒林外史》中“德性”复合的主旨[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3):50-52.
-
6刘汉光.《儒林外史》的意象式结构——以江湖与祠庙为中心[J].学术研究,2001(6):124-129. 被引量:7
-
7庞海东.论《儒林外史》中真名士[J].北方文学(下),2016,0(2):97-97. 被引量:1
-
8欧德英.“文行出处”——浅析《儒林外史》中的儒学思想与“名士”风流[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20,0(5):141-143. 被引量:1
-
9许富宏,蒋俏雯.论《儒林外史》中沈琼枝的形象塑造[J].语文学刊,2022,42(2):86-90. 被引量:1
-
10陈美林.试论“思想家的小说”的作者吴敬梓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6):92-98.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19
-
1许建平.20世纪《儒林外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7(4):60-71. 被引量:1
-
2周中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吴敬梓研究的科学性[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2):31-35.
-
3陈美林.撰写《儒林外史》研究史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3):60-66. 被引量:4
-
4吴光正.《儒林外史》的宗教叙事与士风描写[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5):94-98. 被引量:2
-
5乔根.《儒林外史》叙事结构新探[J].黄山学院学报,2008,10(6):67-70.
-
6王超龙.近五年《儒林外史》研究综述[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2):52-58. 被引量:2
-
7胡海义.学官情缘与吴敬梓的小说创作[J].中国文学研究,2012(1):57-60. 被引量:3
-
8孙欣婷.20世纪80年代《儒林外史》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4):81-83.
-
9陈晓云.从《玉剑缘传奇序》看吴敬梓的戏曲观念[J].四川戏剧,2015(4):104-107.
-
10张旭,孙逊.试论《儒林外史》中南京的三重空间[J].明清小说研究,2018(4):32-46. 被引量:8
-
1张充和:我的确是蔡文姬[J].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4,0(8):39-39.
-
2欧文.拉兹洛,杜默.抛开五大“恶性迷思”[J].书摘,2003(9):24-26.
-
3高楠.贴近文学实践是当下文学理论建构的要务[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6(4):94-98. 被引量:1
-
4于伟.放逐、愁渡、游走——叶维廉的心灵旅程和学术之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1):117-120.
-
5楚歌.第一要务与第二要务[J].杂文选刊,2008,0(7):1-1.
-
6做妈妈了,男人们会更爱你[J].消费,2009(17):11-11.
-
7伍立杨.让大位、按手印及其它[J].四川文学,2006(1):49-51.
-
8更多成长之城[J].课堂内外(初中版),2011(10):15-15.
-
9王晓明.老队长[J].苏州杂志,2003,0(2):16-17.
-
10吴强.方东树论“务去陈言”[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4(1):131-1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