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6-24,共9页
同被引文献10
-
1刘学锴.古代诗歌中的人生感慨和李商隐诗的基本特征[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21(1):39-47. 被引量:7
-
2周裕锴.试论杜甫诗中的时空观念[J].江汉论坛,1983(6):50-54. 被引量:7
-
3刘根栓.浅谈李商隐与杜甫诗风的“神似”[J].西部学坛,1998(1):50-55. 被引量:1
-
4杨义.李杜诗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
5杜甫.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
6克莱夫·贝尔.艺术[M].周金环,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6:36.
-
7杜诗全集·四部备要本[M].成都:天地出版社,1999.
-
8刘学锴.李商隐与宋玉——兼论中国文学史上的感伤主义传统[J].文学遗产,1987(1):51-58. 被引量:12
-
9张忠纲.杜甫影响下的“小李杜”[J].杜甫研究学刊,2014(4):37-43. 被引量:2
-
10马德富.杜甫以虚词为诗眼的艺术[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149-151. 被引量:4
-
1周海伦.谈动词在诗歌中的妙用[J].神州,2012(22):243-243.
-
2刘青松,余希.从语言学角度解读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140-143. 被引量:1
-
3王建平.汉诗英译中动词的锤炼[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2):129-132. 被引量:2
-
4比亚兹雷.主题文学·字界 字缘[J].青年文学,2010(21):38-38.
-
5李丹.拉萨河边(外三首)[J].诗歌月刊,2008,0(10):71-71.
-
6丁丽莉.王维诗中动词的妙用及其审美意蕴[J].宜宾学院学报,2013,13(2):46-49. 被引量:2
-
7韩晓光.顾盼生姿 神采飞动——杨万里诗歌中的动词运用浅论[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9(5):19-22. 被引量:1
-
8青蛇.在高处的静(组诗)[J].诗歌月刊,2006,0(6):83-84.
-
9栾义敏.菲利普·拉金诗歌的语言特色[J].作家,2013,0(03X):114-115. 被引量:1
-
10鄢秋月.《诗经》《楚辞》含感情色彩的词语对比研究[J].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12):25-27.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