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校戏剧社团编剧的政治与文学价值权衡——以《长青树》为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高校办学的政治性、教育教学政治性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政治性,决定了高校戏剧社团及其活动内容的政治性。高校戏剧社团编剧作为核心之一,只有走在旗帜鲜明的政治轨道上,才能运用编剧的原设性让高校戏剧社团发挥文学性、文化创新性、人生经历预设体验性与综合素质培养性。本文以安徽省淮南师院红太阳话剧社的原创话剧《长青树》为例,展开高校戏剧社团编剧的政治与文学价值权衡研究。
作者 董文娜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2-94,共3页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62

  • 1孙惠柱.三大戏剧体系审美理想新探[J].戏剧艺术,1982(1):86-96. 被引量:23
  • 2保罗·里克尔.《恶的象征》,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306页.
  • 3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 4David Kertzer, 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 p. 95.
  • 5Catherine Bell,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p. 211.
  • 6John A. Noakes,"Racializing Subversion: the FBI and the Depiction of Race in Early Cold War Movies," Ethnic and Race Studies, 26(4), 2003, pp. 728 - 749.
  • 7Barbara Myerhoff."A Death in Due Time: Construction of Self and Culture in Ritual Drama," in John J. MaeAloon(ed. ), Rite, Drama, Festival, Spectacle, Philadelphia: ISHI, 1984, pp. 149 - 178.
  • 8王海洲.《合法性的争夺:政治记忆的多重刻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8页.
  • 9兰德尔·柯林斯.《冲突社会学中的迪尔凯姆传统》,杰弗里·亚历山大编.《迪尔凯姆社会学》,戴聪腾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4页.
  • 10David Kertzer, Ritual, Politics and Powe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reface".

共引文献3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