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撰联小趣(上)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们中国汉字的特点是单音节,方块字;能组成对偶句。而世界上其他的文字基本上都是拼音连写,是不能组成严格意义上的对偶句的。所以,对联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特有的一朵奇葩。
作者
程郁缀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0-160,共1页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中华民族文化
中国汉字
对偶句
单音节
方块字
组成
文字
分类号
H172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
高燕.
词汇词·语法词·拼写词[J]
.南开语言学刊,2004(1):99-105.
被引量:1
2
邹龙成.
一些典型的对偶句[J]
.英语知识,2005(4):35-35.
3
宋远凌.
说“驰”[J]
.现代中文学刊,1997(1).
4
孙锐.
辩证思维影响下的汉语对偶句及其英译技巧[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4):59-61.
被引量:1
5
王均.
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45周年人民大会堂座谈会发言:继续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积极作用[J]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4(1):9-10.
6
王飙.
成语拼音书写格式刍议[J]
.辞书研究,2005(1):33-41.
被引量:2
7
俞冬明.
广告汉译要充分发挥汉语优势——以偶句和四字格为例[J]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0(2):36-38.
被引量:1
8
江梅.
试析骈偶句翻译方法——以《赫兹列散文精选》为例[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7(5):143-145.
9
黄国勇.
走出隔音符号用法和教学的误区[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1999,21(3):48-50.
10
叶定国.
谈谈汉语对偶句的英译[J]
.外语教学,1998,19(4):59-63.
被引量:7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