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慕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 被引量:10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的活动,教学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过程,"慕课"实现了教与学的全程参与。"慕课"背景下,以问题逻辑的方式,设计与创作"微课程"教学单元,把教材的逻辑体系转化为"微课程"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优化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课内"和"课外"衔接、"线上"与"线下"互联,是当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有效性的一条现实路径。
作者 李梁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 1曹继军,颜维琦.“慕课”来了,中国大学怎么办?[N].光明日报,2013-07-16(6).
  • 2吴晶,郑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面对"慕课",我们必须改革![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I/06/c一125656323.htm,2013-11.06,2013.12.14.
  • 3王阳."指尖上的学习"渐成世界潮流[EB/OL].多播网,http://www.duob.cn/cont/848/172481.htm.
  • 4汪瑞林,张春铭.MOOCs的挑战与大学的未来--访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N].中国教育报,2013-09-23.
  • 5杜杨.“慕课”对高校体制的五大挑战[N].光明日报,2013-08-21.
  • 6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育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4-165.
  • 7陈竹.中国大学"慕课"上线要颠覆传统教育?[N].中国青年报,2013-09-24.
  • 8顾骏.借力"慕课",推动中国教育更快前行[N].中国教育报,2013.07.19.
  • 9姜泓冰."慕课",搅动大学课堂[N].光明日报,2013-07-15.
  • 10李梁.构建教学体系的问题逻辑系统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关于六个“为什么”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3):58-63.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69

同被引文献378

引证文献106

二级引证文献49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