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女性视角解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威廉·福克纳的作品《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深刻地刻画出了一名充满着悲剧色彩的女性人物。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追寻致使其悲剧人生产生的根源,可以看出男权主义和特定阶级的控制与压迫则是其悲剧命运产生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也通过对女主人公的深入剖析和研究,对作品所展示的女性自我的建构与救赎进行了分析阐述。以期通过本文的浅析能够为广大研究威廉·福克纳作品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
段瑞芳
机构地区
郑州成功财经学院
出处
《芒种》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3-104,共2页
Mangzhong Literature
关键词
玫瑰花
爱米丽
女性视角
解读
女性人物
悲剧色彩
女性主义
悲剧人生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高意.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2):90-91.
被引量:5
2
黎明.
威廉·福克纳的南方妇女观[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3):72-76.
被引量:12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许志强.
《我弥留之际》的一个评注[J]
.外国文学评论,1999(2):51-57.
被引量:10
2
魏玉杰.
“上帝与撒旦的冲突”——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主题分析[J]
.国外文学,1998(4):64-69.
被引量:41
3
威廉.莫斯.
福克纳论文学的主体与客体[J]
.外国文学评论,1998(2):87-93.
被引量:2
4
肖明翰.
试论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20(4):97-102.
被引量:26
5
陶洁.
《喧哗与骚动》新探[J]
.外国文学评论,1992(4):32-39.
被引量:24
6
张先昂.
美国南方的悲剧——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27(6):34-37.
被引量:7
7
弗雷德里克·格温,约瑟夫·布洛特纳.福克纳在大学[M].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出版社,1959.
8
福克纳.喧嚣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9
梅里韦瑟,米尔普特.园中之狮[M].内布拉斯加:内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社,1968.
10
朱霎.外国文学新编[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5
1
刘俊.
玫瑰的悲剧——以女性主义视角再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J]
.文学教育(中),2010(2):28-29.
2
高意.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2):90-91.
被引量:5
3
江智利.
福克纳的乡土观念[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3(1):87-90.
被引量:4
4
刘世雄.
爱米丽的多重角色解读——评福克纳的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J]
.湖北社会科学,2006(5):129-131.
被引量:4
5
马英.
试析福克纳《献给艾米莉的玫瑰花》中的矛盾[J]
.今日科苑,2007(6):80-81.
6
方义桂.
艾米莉人物形象的多视角解读[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2):107-109.
被引量:4
7
魏娟娟.
爱米丽的悲剧根源——对《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女性解读[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80-82.
被引量:6
8
罗柳萍.
女性主义视野中的《献给艾米莉的一朵玫瑰花》[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43-146.
被引量:3
9
郭娜.
福克纳笔下的弱势群体[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3(4):59-60.
10
金铭.
权力话语中的爱米丽[J]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1(2):105-110.
1
李嫣然.
浅谈“陌生化”在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表现[J]
.语文知识,2011(3):77-79.
2
赵靖岩.
试析《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的象征主义手法[J]
.作家,2009,0(22):55-56.
被引量:3
3
刘俊.
玫瑰的悲剧——以女性主义视角再读《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J]
.文学教育(中),2010(2):28-29.
4
解斌,刘佳敏,董习乐.
解读威廉·福克纳的《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3):73-73.
5
晏林.
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题目的诠释[J]
.成才之路,2008,0(29):27-28.
6
林彦.
论“陌生化”技巧在《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运用[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7):79-80.
7
罗淑君.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之结构主义分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3(2):29-31.
被引量:1
8
崔晓晴.
《献给爱米丽的玫瑰花》中的悲剧元素[J]
.海外英语,2011(1X):196-197.
9
张爱容.
无爱的疯狂与恐怖——福克纳笔下的爱米丽悲剧分析[J]
.外国语文,2013,29(4):45-47.
10
黄薇.
芬芳的玫瑰悲伤的恋歌——《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新历史主义解读[J]
.青年文学家,2011,0(8X):18-19.
芒种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