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V+得干净”结构的歧义分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考察了汉语中"V+得干净"结构式的歧义分化情况,认为此结构式充当可能补语或结果补语,除与上下文语境有所联系外,还与紧靠在结构式前的词、结构式中"V"的类别义以及"干净"一词本身的不同含义有关。
作者
盛弘
机构地区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第12期63-65,共3页
Modern Chinese
关键词
“V+得干净”
歧义分化
语境
语义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朱德熙.语法讲义[M]{H}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
魏立湘.
可能补语与结果补语[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3(4):55-56.
被引量:4
3
卞觉非.
“干净”和“干干净净”及其它[J]
.汉语学习,1983(4):2-12.
被引量:8
4
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H}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5
石毓智.
“V得C”和“V不C”使用频率差别的解释[J]
.语言研究,1990(2):68-74.
被引量:10
6
郝维.
补语的可能式的肯定式与否定式不平行的原因[J]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2):138-140.
被引量:4
7
杉村博,沙野.
V得C、能VC、能V得C[J]
.汉语学习,1982(6):23-33.
被引量:15
8
郝玲.
再谈构成可能补语“V得/不C”的条件[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8):118-119.
被引量:6
9
高增霞.
可能式“V得A”的条件限制[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4(1):95-9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6
1
沈清淮.
试析补语否定可能式的三种对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97-100.
被引量:5
2
商务印书馆今年计划出版的哲学译著[J]
.哲学研究,1959(2):47-47.
被引量:285
3
鲁健骥.
状态补语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在教学中的应用[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3(2):22-31.
被引量:14
4
张国宪.
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J]
.中国语文,1995(3):221-229.
被引量:73
5
黄晓琴.
论构成补语可能式的主客观条件[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5,3(6):44-48.
被引量:7
6
刘月华.可能补语用法的研究[J].中国语文,1980,(4).
共引文献
39
1
张云秋,李建涛.
普通话情态动补构式的儿童语言习得[J]
.语言学研究,2021(2):46-58.
2
周红,李晨璐.
吴语处衢片玉山方言情态动词“解”[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238-254.
3
周红,李玄玄.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功能研究述评[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5):29-37.
被引量:1
4
郝维.
补语的可能式研究综述[J]
.汉语学习,2001(3):29-34.
被引量:9
5
沈清淮.
试析补语否定可能式的三种对举[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6):97-100.
被引量:5
6
刘焱.
量词与形容词的搭配问题探讨[J]
.汉语学习,1999(5):60-63.
被引量:12
7
齐燕荣.
形容词谓语句的述谓性及其表达手段[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3(4):56-60.
被引量:3
8
吴福祥.
汉语能性述补结构“V得/不C”的语法化[J]
.中国语文,2002(1):29-40.
被引量:137
9
韩书庚.
“V得C”与“能VC”句法比较[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27(4):27-28.
被引量:1
10
郭锐.
衍推和否定[J]
.世界汉语教学,2006,20(2):5-19.
被引量:48
1
林涛.
“我拿来了”歧义结构的多元探讨[J]
.文学教育,2010(15):140-141.
2
鲁湘珺,韩娅.
从歧义分化看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扩展演变[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2):301-302.
3
冯歌.
谓语动词在“给N+VP”句式歧义分化中的作用[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0(6):26-27.
4
王嘉琪,贾秀春.
现代汉语中歧义现象浅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11):38-39.
被引量:1
5
段婷.
从歧义分化看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拓展和演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3):117-117.
6
孟建安.
“觉得”句的语义分析[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0(5):60-64.
7
邵敬敏.
歧义分化方法探讨[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1(1):38-50.
被引量:32
8
吴晓燕.
语法分析方法在歧义分化中的运用[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30(1):79-80.
被引量:1
9
沙振坤.
从歧义分化看汉语析句方法的拓展与演变[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46-50.
10
王先岳.
浅谈汉语组合歧义分化的语法理论[J]
.惠州学院学报,2006,26(4):72-75.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