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高专教学设计模式改革初探——基于史密斯-雷根模式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好的教学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保证,同样也是高职教学非常重要的一环。史密斯-雷根的教学设计模式吸取了加涅在"学习者特征分析"环节中注意对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进行认知分析的优点,并进一步考虑了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学内容组织的重要影响。为了改善高职高专的教学质量,通过对高职学生和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尝试地提出教学改革的初步设想。
作者
朱淑贞
机构地区
正德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第2期124-125,共2页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关键词
教学设计
高职高专
教学改革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3
1
徐晓飒.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索[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0(4):138-139.
被引量:12
2
祁丹萌.
高职高专教学改革与建设的思路探讨[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0,23(5):61-62.
被引量:3
3
张军征,刘志华.
对我国当前教学设计模式分类观点的思考[J]
.中国电化教育,2004(3):11-14.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王义杰,曹轩峰.
对高职高专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的思考[J]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4):66-68.
被引量:13
2
王莉平,舒畅.
澳大利亚TAFE教育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5):42-43.
被引量:6
3
巴巴拉.西尔斯 丽塔.里齐.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口[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4
加涅 布里格斯 韦杰.教学设计原理州[M].上海:华东席范大学出版社,1999..
5
雇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
Patricia L. Smith, Tillman J.Ragan.Instructional Design[M].Hoboken:John Wiley & Sons, lnc, 1999.
7
Jerold E. Kemp, Gary R. Morrison, Steven M. Ross. Designing Effective Instruction[M]. Hoboken: John Wiley & Sons, Inc, 2000.
8
Walter Dick,Lou Carey,James O.Carey.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M].New Jersey:Penrson Eductation,Inc.2001
9
刘彦文.
当前高职教育亟待解决的主要微观问题及对策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92-94.
被引量:4
10
童乃诚.
高职课程教学内容建设探讨[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26(14):5-7.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30
1
范钱江.
“单队单——253”课堂情境教学方式创新研究[J]
.神州印象,2019(4):166-167.
2
杨海茹,刁永锋.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式构建[J]
.中小学电教(综合),2005(7):6-9.
被引量:5
3
柴娇,崔浩澜.
体育课堂教学设计的新取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4):98-99.
被引量:8
4
周睿.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57-60.
被引量:8
5
蔡奇杰.
教学设计模式的定性及其要素构成的层次关系[J]
.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32-34.
被引量:2
6
王建法,谢百治.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对教学设计的启示[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7,21(4):273-276.
被引量:2
7
彭丽,王熠,莫永华.
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及其新发展[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8(10):18-20.
被引量:19
8
黄玲芳,苏叶兰.
信息技术支持的多元智能教学理论探讨[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11):123-124.
被引量:1
9
陈文鑫,陈军敢,高茅.
教学内容设计浅析[J]
.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29(4):38-40.
被引量:9
10
黄素蓉,张妍.
教学设计的内涵、特征及其发展趋势[J]
.重庆与世界,2010,27(12):84-8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6
1
林菲,马虹,龚晓君.
“程序设计综合实践”六元融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149-154.
被引量:22
2
陈银水.
铸造工艺在新产品开发中的作用[J]
.阀门,1993(4):41-44.
被引量:3
3
张维平,梁延德.
建设现代工程训练中心,培养创新人才[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2):28-30.
被引量:38
4
丁洪生,周郴知,杨志兵,王一民,万小利.
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创新[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6):1-4.
被引量:91
5
傅水根,严绍华,李双寿,李鸿儒,王天曦.
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中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23(4):1-2.
被引量:73
6
周郴知,丁洪生,冯俊,靳盛津.
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2008(2):76-78.
被引量:33
7
常子楠.
基于ACM模式的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
.计算机教育,2010(16):144-146.
被引量:17
8
徐红云,江捷斯,周钒.
基于竞教结合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教学改革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165-168.
被引量:11
9
孟庆繁.
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浅谈《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在实验室工作创新中的作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11):12-14.
被引量:16
10
付铁,丁洪生,马树奇.
关于工程训练安全保障问题的探索与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4):208-210.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郑艺,付铁,丁洪生,赵力更.
基于史密斯-雷根模式的铸造技术实训教学设计[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9):193-196.
被引量:10
2
杨晓波.
数媒专业区内外混合班程序设计教学实践改革探索[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5):167-17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邵建华.
深化税制改革的现实选择[J]
.财政研究,2000,16(4):61-63.
被引量:1
2
杨松松.
新媒体传播形式下高校人才培养研究[J]
.新闻传播,2018(20):40-41.
被引量:2
3
李艳辉,于如信,刘佳会.
小型重力浇铸装置在铸造实训中的应用[J]
.科技视界,2019(9):195-196.
被引量:2
4
陈丹妮,赵剑冬,郑伟俊.
中职《网店运营》课程增设选品实训环节的探讨与构建[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26(12):47-50.
5
郑艺,付铁,马树奇,丁洪生,龙晓燕,李艺君.
高校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0,37(11):6-10.
被引量:11
6
杨旭,杨兵,郭海萍.
基于不同工艺对比实施的工程训练教学改革——以铸造为例[J]
.铸造技术,2021,42(3):243-245.
被引量:2
7
郑艺,付铁,马树奇,丁洪生,高党寻,李娜.
工程训练课程教学学术表征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1,38(2):196-199.
被引量:2
8
郭建文,陈勇志,蔡盛腾,吴鹏,陈海彬.
面向一周型大学生工程训练的方案设计与测试[J]
.机电工程技术,2021,50(4):196-198.
被引量:1
9
贺庆强,许智彬,尹德聪,杨博雅,汤硕,李晨.
连续涂覆-扩散渗铝一体化教学实验装置的研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39(7):187-190.
10
吴祝武,白向玉,袁玲,辛良.
教育新基建背景下实验室信息平台建设与应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2,41(10):287-290.
被引量:7
1
章潞妮,陈秉初,葛孙亮.
基于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模式的生物学微课开发[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12):79-81.
被引量:1
2
朱继顺.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导课艺术[J]
.神州,2012(12):143-144.
3
朴春花.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教学分析环节[J]
.新课程(中学),2011(9):90-90.
4
王建涛.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导课艺术[J]
.科学中国人,2014(05S):199-199.
5
李国强.
德国颁发阿尔斯·雷根蒂卓越教学奖促进高校教学[J]
.世界教育信息,2014,27(14):74-74.
6
王亮.
小学信息技术课理论与实践教学分析[J]
.吉林教育(综合),2013,0(8Z):97-97.
被引量:1
7
黄梅玉.
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
.学园,2013(25):110-110.
8
汪顺强.
关注语言学习者特征以提高语言教学效果[J]
.课程教育研究,2013(31):90-91.
9
肖亚波.
关于模具数控专业《工程力学》教学的探讨[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7):169-169.
10
田秀荣,桂志国.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1):137-139.
被引量:5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