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ITO靶材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 前言 铟锡氧化物(英语 indium tin oxide)简称ITO。成品ITO陶瓷靶色泽为墨绿色亚光,形状为圆片或矩形片,圆片尺寸一般为φ80mm×6mm以上,矩形片尺寸一般为180mm×160mm×6mm~380mm×380mm×9mm之间,ITO靶的化学成份是In_2O_3-SnO_2,其中In、Sn按重量百分比铟含量要超过80%。
作者
李锦桥
出处
《新材料产业》
2000年第12期35-36,72,共3页
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
关键词
铟锡氧化物陶瓷
ITO靶材
电子陶瓷
生产工艺
ITO透明导电膜玻璃
应用
分类号
TQ174.7 [化学工程—陶瓷工业]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104
同被引文献
104
1
刘雪颖,古映莹.
共沉淀法制备纳米ITO粉末[J]
.广州化工,2005,33(1):31-33.
被引量:7
2
张雷,张晓泳,周科朝,李志友.
气氛对NiFe_2O_4陶瓷烧结致密化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4,9(1):65-71.
被引量:6
3
吕志伟,陈志飞,姚吉升.
纳米ITO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
.矿冶工程,2004,24(3):70-72.
被引量:16
4
王树林,夏冬林.
ITO薄膜的制备工艺及进展[J]
.玻璃与搪瓷,2004,32(5):51-54.
被引量:17
5
艾仕云,金利通,周杰,路福绥.
均一形貌的Zn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J]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2):270-272.
被引量:32
6
郭青蔚,李月南,华志强,郑明辉.
YBCO高温超导靶材制备工艺研究[J]
.稀有金属,1994,18(3):194-198.
被引量:1
7
梁红波,张学俊,甘复兴.
高温烧制导电掺锑二氧化锡纳米晶体[J]
.材料保护,2005,38(3):47-51.
被引量:1
8
李晓杰,张越举.
爆炸压实烧结ITO陶瓷靶材的实验研究[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34(3):417-420.
被引量:7
9
沈国柱,徐政,朱英杰.
不同形貌ZnO纳米粒子的超声化学法制备与表征[J]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6):893-896.
被引量:23
10
马洁,李春忠,陈雪花,朱孟钦.
焦磷酸钠对液相碳化法制备纳米碳酸钙形貌的影响[J]
.无机化学学报,2005,21(10):1465-1470.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1
1
吕志伟,陈志飞,姚吉升.
纳米ITO粉体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J]
.矿冶工程,2004,24(3):70-72.
被引量:16
2
赖复兴,刘智勇,王红军,刘志宏,李玉虎.
ITO废靶回收制备超细ITO粉末的研究[J]
.稀有金属快报,2005,24(2):27-29.
被引量:3
3
朱协彬,段学臣,陈海清.
化学共沉淀-离子交换法制备掺锡三氧化二铟纳米晶体[J]
.有色金属,2007,59(4):40-44.
被引量:5
4
阮进,陈敬超,于杰,杜晔平.
ITO靶材的研究与发展[J]
.电工材料,2008(2):35-37.
被引量:10
5
朱协彬,姜涛,邱冠周,黄伯云.
ITO纳米棒的制备及其表征[J]
.功能材料,2009,40(2):298-300.
被引量:7
6
朱协彬,姜涛,邱冠周,黄伯云.
微波辅助-水相共沉淀法纳米ITO粉体的制备及其表征[J]
.功能材料,2010,41(10):1720-1723.
被引量:3
7
张明杰,陈敬超,彭平,于杰.
烧结工艺对ITO靶材致密度与电阻率的影响[J]
.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20(4):623-630.
被引量:4
8
侬健桃.
我国铟产业现状及发展[J]
.有色冶炼,2002,31(4):12-14.
被引量:35
9
朱佐祥,彭伟,尚福亮,高玲,杨海涛.
烧结温度对Nb_2O_5掺杂TiO_2靶材性能的影响[J]
.功能材料,2017,48(3):3223-3226.
被引量:1
10
何小虎,韦莉.
铟锡氧化物及其应用[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3,31(4):51-55.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104
1
杨坤,陈浩林,高亮.
云南省铟产业现状及展望[J]
.世界有色金属,2022(18):171-174.
2
黎铉海,刘伟涛,潘柳萍,粟海锋,黄祖强,潘蓉.
机械活化强化从锑渣氧粉中回收铟锑的工艺研究[J]
.金属矿山,2004,33(z1):489-492.
被引量:1
3
孙吉梅,侯翠红,张宝林.
纳米氧化铟锡制备方法研究[J]
.山东化工,2007,36(4):14-16.
被引量:1
4
朱协彬,姜涛,邱冠周,黄伯云.
ITO nano-powders prepared by microwave-assisted co-precipitation in aqueous phase[J]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会刊:英文版,2009,19(S3):752-756.
被引量:2
5
陆挺,刘璇,张艳飞,李颖,黄翀,黎斌林.
基于产业链分析的中国铟锗镓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
.资源科学,2015,37(5):1008-1017.
被引量:24
6
李世涛,乔学亮,陈建国.
射频磁控溅射室温下制备ITO薄膜的光学性能研究[J]
.材料导报,2005,19(1):101-103.
被引量:5
7
赖复兴,刘智勇,王红军,刘志宏,李玉虎.
ITO废靶回收制备超细ITO粉末的研究[J]
.稀有金属快报,2005,24(2):27-29.
被引量:3
8
毛黎明,李历历,段学臣.
两种不同分散剂对ITO纳米粉末粒度和团聚的影响[J]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2005,33(1):5-7.
被引量:5
9
刘大春,杨斌,戴永年,马文会.
云南省铟资源及其产业发展[J]
.广东有色金属学报,2005,15(1):1-3.
被引量:19
10
《中国药学杂志》等在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选中获奖[J]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4):1086-1086.
1
向光,王友乐.
ITO靶材的制备与发展趋势[J]
.中国玻璃,2013(4):41-44.
被引量:3
2
李光哲.
ITO靶材黑化的因素浅析[J]
.真空,1999(5):44-45.
被引量:1
3
徐美君.
ITO透明导电膜玻璃生产及应用[J]
.玻璃与搪瓷,2001,29(2):53-59.
被引量:15
4
张少波.
关于ITO透明导电膜玻璃生产及应用的分析[J]
.科技风,2017(5):13-13.
被引量:2
5
吴永光.
ITO透明导电膜玻璃的工业化生产[J]
.中国玻璃,1997,22(5):27-30.
被引量:4
6
王东新,钟景明,朱学信.
热压ITO靶材微观组织的电镜观察[J]
.宁夏工程技术,2003,2(1):55-57.
7
LIU Chen LIU Jiaxiang WANG Yue.
Preparation of indium tin oxide targets with a high density and single phase structure by normal pressure sintering process[J]
.Rare Metals,2011,30(2):126-130.
被引量:6
新材料产业
200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