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维目标”的实施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为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课程中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在传统的单一“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基础上提出来的,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目标的统一。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对传统教学目标的一次延伸和拓展。Ⅲ因而,在教学中实施“三维目标”,既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层次的革命。
作者
陈亚君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出处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第24期34-36,共3页
Basic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三维目标
社会适应能力
学生
高中
实验
教学目标
传统教学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邢红军.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
.教育科学研究,2011(4):5-21.
被引量:70
2
武宏伟.
三维目标的梯次细化及其分解[J]
.北京教育(普教版),2008(7):116-117.
被引量:2
3
李长志.
对体育教学中促进“三维目标”达成的探索[J]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7):143-144.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张红霞,聂克.福斯克特.
教育重演论与中国教育改革[J]
.教育研究,1998,19(2):60-63.
被引量:34
2
约翰逊F.奥斯本,张红霞,孙志凤.
超越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J]
.全球教育展望,2004,33(7):47-52.
被引量:4
3
张奠宙.
期盼中国教育科学研究具有“大国”风范[J]
.教育科学研究,2005(2):16-18.
被引量:7
4
张红霞.
我国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困境与出路[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3):39-43.
被引量:17
5
钟启泉.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3(1):48-57.
被引量:221
6
姜伯驹.
关于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J]
.数学通报,2005,44(8):1-4.
被引量:18
7
钟启泉.
中国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J]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2):18-23.
被引量:157
8
袁维新.
论科学史的教育价值[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28(3):72-77.
被引量:41
9
钟启泉.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
.全球教育展望,2006,35(8):12-18.
被引量:143
10
邢红军.
原始问题教学:物理教育改革的新视域[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5):51-57.
被引量:92
共引文献
74
1
王玲玲.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及创新——学生“问题解决”创新意识培养[J]
.数理天地(初中版),2022(1):89-91.
被引量:1
2
陈小斌.
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三维目标达成的探讨[J]
.考试周刊,2010(33):152-153.
被引量:2
3
王萍.
对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反思[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3):108-110.
4
伍红林.
学校变革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变革主体的视角[J]
.教育发展研究,2011,31(15):45-49.
被引量:4
5
董守生.
无限风光在险峰:新课程改革的理性审思——兼与邢红军教授商榷[J]
.教育科学研究,2011(12):22-28.
被引量:4
6
李康耀.
新课标视阈下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状况刍议——由三堂小学课引发的思考[J]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1,25(6):73-79.
被引量:2
7
彭培欣.
中国大陆与香港地理教科书知识结构的比较及反思——以人教版与港版的“工业区位因素”为例[J]
.地理教学,2012(2):36-39.
被引量:2
8
李康耀.
“三维目标”的三个问题[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2(3):38-39.
被引量:7
9
黄琳雅,黎明,陈清梅.
论物理教学中科学方法显化教育的教学原则[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84-85.
被引量:4
10
乔建中,冯媛媛.
关于新课改理论基础的争议[J]
.江苏教育研究(职教)(C版),2012(4):13-15.
被引量:4
1
李东荣.
新课程标准下我校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教学[J]
.学周刊(上旬),2014(6):164-164.
被引量:2
2
张兵.
浅谈太原市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三级课改的现状与对策[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2):70-71.
3
田湘德.
浅谈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管理[J]
.新课程(中学),2013(1):159-159.
4
陆胜兴.
定向运动引入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选项的可行性研究[J]
.才智,2010,0(24):156-156.
5
杨世福,潘竟玲.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探讨[J]
.中学教学参考,2012(33):104-104.
被引量:1
6
倪胜勇.
探索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二合一”的“模块”教学方案[J]
.中国学校体育,2006,25(10):68-69.
被引量:1
7
马强,殷恒婵,黄凯,郭卓,毛丽华.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影响因素研究[J]
.体育教学,2017,37(1):33-36.
被引量:3
8
王秀香,刘岩.
新课标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J]
.贵州体育科技,2008(2):54-56.
被引量:2
9
刘岩,李海泉.
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模块教学法探讨[J]
.考试周刊,2009(19):146-147.
10
罗宏斌.
领会新课标实质上好田径课[J]
.体育教学,2004,24(5):8-9.
被引量:1
基础教育研究
2013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