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深情阐述了"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个必须"深刻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为激励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将"中国梦"的美好憧憬化为现实注入了强大正能量。
作者
周新辉
李健
机构地区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22期4-5,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基金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CSHJ05)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中国梦
中国道路
中国精神
中国力量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
1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
2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
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N]人民日报,2013.
同被引文献
26
1
肖贵清.
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精神支撑、力量之源[J]
.思想理论教育,2013(11):4-10.
被引量:28
2
徐蓉,宋城长.
论建构中国精神的三重维度[J]
.思想理论教育,2013(23):39-43.
被引量:6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9、39.
4
邹诗鹏.中国精神的历史生成及其时代呈现[N].光明日报,2012-11-20(11).
5
俞吾金.学者解读中国精神.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9—29(3).
6
郑永年.学者解读中国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9-29(3).
7
袁华杰.民族复兴道路上的"中国精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9-29(3).
8
张丰清.多维视角下的中国精神[N].南方日报,2014-01-11(F02).
9
蔡永生.为实现中国梦弘扬中国精神[N].贵州日报,2013—10—31(11).
10
孙来斌.深刻认识中国精神[N].辽宁日报,2013-05-21(6).
引证文献
1
1
王兆云.
中国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未来与发展,2015,36(4):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丁德科,王昌民.
红色精神百年史述论[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20):5-30.
被引量:27
2
张敏娜.
中国精神指引人民信仰的本体优势、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
.探索,2021(4):162-176.
被引量:4
1
徐瑶.
浅析中国梦的目标、动力和方法[J]
.中文信息,2013(12).
2
“五大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第三届中国道路欧洲论坛[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11).
3
首届“中国道路”欧洲论坛[J]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11).
4
刘海龙.
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性[J]
.大观周刊,2012(35):47-47.
5
贾龙飞.
中国道路是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理论的运用和发展[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17(4):54-56.
6
郑必坚.
在小平同志指导下编《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点回忆[J]
.党建,2004(9):4-4.
7
庄仕文,李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J]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3):15-17.
8
肖贵清,刘爱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及其特征[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2):19-23.
被引量:5
9
张云青.
邓小平的统战理论是凝聚中华民族的一面旗帜[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40-42.
被引量:1
10
张永长,彭太山,谢钰.
略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贡献[J]
.党政干部论坛,2001(5):9-11.
前沿
2013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