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公共道德路径
被引量:
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公民社会的出现本身就是社会结构的转型。中国公民社会在形成模式和功能上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它对于社会治理和社会建设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制度缺位或越位造成的公民社会独立性不足、个人利益膨胀造成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公共文化缺失以及公共参与无序等问题制约了公民社会的发展。在原有道德调控不力的情况下,基于公共利益基础上的公共道德的培育或可成为公民社会健康发展的切入点。
作者
李辉
机构地区
辽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前沿》
2013年第22期114-115,共2页
Forward Position
关键词
公民社会
公共利益
公共道德
分类号
B82-052 [哲学宗教—伦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78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8.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74.
4
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A].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C].北京:三联书店,1998:57 -124.
5
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第四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6
朱学勤.书斋里的革命[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9..
共引文献
2788
1
周明.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考[J]
.江西社会科学,2004,24(7):58-61.
被引量:1
2
黄顺基.
问题、逻辑与理论创新[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4):34-40.
被引量:9
3
黄小寒.
谈“技术性思维”的片面性[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8):65-66.
被引量:2
4
董四代,贾乾初.
中国早期启蒙中的乌托邦倾向和近代社会主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6-11.
5
王仕国.
论科学发展观的政治伦理价值取向[J]
.求实,2004(11):35-37.
被引量:1
6
魏博辉.
“会意语言”对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导向[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18(6):49-55.
被引量:5
7
刘怀玉.
马克思的历史观:是“经济决定论”还是“经济支配论”——马克思“经济必然王国支配性发展”理论的当代诠释[J]
.理论探讨,2002(1):15-19.
被引量:5
8
孟庆仁.
试论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J]
.东岳论丛,2004,25(6):13-17.
9
郝贵生.
论马克思对法国环境决定论的批判及现实意义[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6):1-6.
被引量:1
10
廖光焰.
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哲学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3-6.
同被引文献
7
1
华敏,白广勇.
大学生善良缺失的归因及对策[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6):105-107.
被引量:2
2
陈少明.
哲学与论证——兼及中国哲学的方法论问题[J]
.文史哲,2009(6):29-33.
被引量:3
3
胥军,杜宇鹏.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哲学意蕴[J]
.黑河学院学报,2012,3(3):49-52.
被引量:1
4
许冰杨.
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治理的伦理路径[J]
.理论与改革,2013(4):140-143.
被引量:3
5
兰桂萍.
大学生的自由缺失与生命教育[J]
.教育评论,2014(3):66-68.
被引量:3
6
汤颖,徐瑞.
中国现代大学的功能定位与分析——艾伦·布鲁姆的大学功能观及其启示[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15(2):12-15.
被引量:3
7
安春华,张万玉.
论构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6):22-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1
1
蔡广,龚正伟.
伦理语境下大学体育德育一体化的理路探析[J]
.体育学刊,2017,24(1):101-104.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阿迪力江·色里木,穆萨·吾拉木.
高校足球普修课程中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研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2(20):129-132.
2
潘瑞成.
道德哲学与精神哲学:中国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历史考察与演变范式[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8,35(3):379-384.
被引量:11
3
舒刚民.
大学体育“立德树人”的时代审视[J]
.体育学刊,2018,25(4):7-13.
被引量:42
4
徐正旭,龚正伟.
体育何以让“立德树人”成为可能[J]
.体育学刊,2019,26(4):8-15.
被引量:50
5
林洋.
基于伦理学的高校体育德育教育研究[J]
.河北农机,2019,0(12):113-113.
被引量:1
6
宋波.
高校体操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途径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9,9(36):109-109.
被引量:1
7
刘志杰.
体育德育构建过程中的问题和启发[J]
.人文天下,2020(8):113-114.
8
刘林.
从“体育”到“德育”——关于德育渗透的作用与建构探析[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4):164-165.
9
蔡广,项和平.
校园足球普及背景下高校足球普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3):119-125.
被引量:6
10
何翌.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74-175.
被引量:3
1
李辉.
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公共道德路径[J]
.前沿,2013(24):51-52.
2
人生三件事[J]
.养生保健研究,2012(10):1-1.
3
于丽.
坚持科学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J]
.现代交际,2014(12):92-92.
4
唐剑锋.
文化的良心[J]
.人大论坛,2013(5):54-54.
5
沈松侨.
叙事、论述与历史:胡适与近代中国知识结构的转型[J]
.东方文化,2003(2):4-8.
6
徐静文.
浅议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建设及意义[J]
.学理论,2008(18):33-34.
7
李军科.
方案与方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国家理论的比较[J]
.改革与开放,2011(9X):194-194.
8
林聚任,刘翠霞.
山东农村社会资本状况调查[J]
.开放时代,2005(4):119-138.
被引量:39
9
高延春.
构建和谐幸福家庭的新要求[J]
.理论探索,2009(1):25-27.
被引量:10
10
周秀红.
孔子“为仁由己”的理论实质[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4(5):22-26.
被引量:1
前沿
2013年 第2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