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管方法的研究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控制手术部位感染的医源性危险因素,制定感染防控的措施,减低手术切口的感染率,确保医疗安全。方法:通过对1 000例不同手术级别病人感染情况及使用抗菌药物情况等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对外科手术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手术感染率的发生,强化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落实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结果: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手术患者1 000例,有22例患者发生SSI,感染率为2.19%。急诊手术感染率4.12%,与择期手术感染(1.00%)对比,差异显著。患者不同年龄、体重、糖尿病情况、切口种类、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室环境、器械、植入物对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均存在不同程度影响。年龄、肥胖、糖尿病、Ⅱ、Ⅲ类切口和手术时间为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SSI危险因素分别为白蛋白、血红蛋白、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结论:通过对手术部位感染的环节有效的监管或干预,手术切口感染率逐年降低。
出处 《农垦医学》 2013年第4期317-319,共3页 Journal of Nongken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34

共引文献18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