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寻找最初的“仁”对先秦“仁”观念形成过程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仁"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观念。尽管关于甲骨文中有无"仁"字尚无定论,但是甲骨文已经有了"仁"字的原形。从"夷俗仁"、"相人耦"的风俗习惯入手,可以发现仌、夾、乘、化、尼、弔六个字形,分别是东夷民族二人相亲、抱哺其子、抵足而眠、靠背而卧、男女之爱、追孝父母诸风俗的写照,它们共同成为酿造"仁"的文化土壤。西周有"心"符之"德"源于并超越殷商无"心"符之"德",其强调"怀保小民"、"以民为鉴",可能系受东夷"相人偶"精神的影响。西周的"德"字与战国时的"忎"(仁的古字)之间存在联系。"忎"最早源于母亲对胎儿的关心。从人从二的"仁"字,最早见于西周晚期的《夷伯夷簋器铭》,比学术界公认的首次见于战国时期平山中山王墓铜器铭文中的"仁"字,要早约五百余年。"仁"经过孔子的加工上升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推动中国古代社会从野蛮不断走向文明的精神支柱。
作者 武树臣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8-150,共23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3年重点研究项目"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渊源与流变"的阶段性成果 编号13AFX002
关键词 仁恙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7

  • 1桂馥.《说文解字义证》“仁”字条,引《周礼》:“六德,一日仁”郑玄注[M]济南:齐鲁书社,1987680.
  • 2许慎;[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365.
  • 3于省吾.“释人尸仁[尸二]夷”[N]天津大公报·文史周刊,1947.
  • 4殷善培.从相人偶到达——论阮元的仁学[A]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2601-620.
  • 5宋镇豪;段志洪.甲骨文献集成[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392.
  • 6阮元.《揅经室集》上[A]北京:中华书局,1993206.
  • 7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78910.
  • 8阮元.《揅经室一集》卷九[M].
  • 9贾文.甲骨文从人、卩、大、女、子的义近形旁字举例(一)[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22(1):15-19. 被引量:2
  • 10史树青.“麟为仁兽说兼论有关麒麟的问题”[A]北京:中华书局,1989.

二级参考文献26

共引文献28

同被引文献29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