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由加拿大神经病学家 Hachinski 等[1]于1987年首次提出,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脑白质的弥漫性斑点影像或斑片状影像。WML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出现认知障碍、双下肢无力、尿失禁、抑郁等表现而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5]。因此,WML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于提高 WML患者的生活质量意义重大。神经影像学检查在 WML 早期诊断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 CT、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化传递成像(Magnetization Trans-fer Imaging,MTI)、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 H-MRS)、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像(SPEC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像(PET)是目前用于 WML临床诊断的主要影像学技术,它们的成像原理不尽相同,分别从结构、功能以及代谢等方面对WML的诊断提供帮助。本文对 WML 的各种影像学表现特点、主要的影像学分级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出处
《微循环学杂志》
2014年第1期65-67,70,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Microcirc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