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D-二聚体的测定方法有乳胶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及免疫比浊法。本文用ELISA法定量测定患者组与对照组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 23例,男12例,女11例,均为我院健康体检者,无血栓病史及家族史。1.1.2 患者组 126例,其中DIC患者40例。
作者
霍梅
徐勇
叶素丹
何林
机构地区
深圳市人民医院
出处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第1期39-39,共1页
Chinese Journal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关键词
D-二聚体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脑梗死
分类号
R743.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76
引证文献
15
二级引证文献
58
同被引文献
76
1
刘溯,王小冬,沈颉.
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急性脑梗塞的诊断价值[J]
.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北京),2004,6(6):62-63.
被引量:3
2
盛龙生,宋敏,刘学华.
参芪扶正注射液成分分析[J]
.中国处方药,2004,3(8):47-49.
被引量:8
3
杨文,初荣,王沈歌,曾倩.
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与老年及中青年健康者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比较(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1):230-231.
被引量:12
4
张杰,刘健,唐未名.
肾病综合征患者凝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临床检验杂志,2005,23(5):375-375.
被引量:14
5
李继广,任更普,张德.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临床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3):3132-3132.
被引量:5
6
刘阳,薛秀梅,高月.
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测定的临床意义[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282-2282.
被引量:6
7
董怀平,李庆敏.
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在排除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6):2779-2781.
被引量:8
8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04
9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36
10
吴建峰.
血浆D-二聚体在脑梗死患者病程进展中的意义[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743-1743.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15
1
王瑜敏.
慢性肾炎患者血栓相关指标的临床价值探讨[J]
.江西医学检验,2004,22(5):408-410.
2
田万林,宫继勇,朱安友.
97例脑梗塞九项凝血纤溶指标变化的探讨[J]
.实用全科医学,2005,3(3):268-269.
被引量:2
3
朱琳,卡米拉,许连芬.
两种检测D-二聚体方法比较[J]
.血栓与止血学,2005,11(3):138-138.
被引量:1
4
崔桂萍,杨翠芝.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的测定[J]
.血栓与止血学,2007,13(2):71-72.
被引量:2
5
周文杰,金民.
难治性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患者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4):427-428.
被引量:3
6
吴泳,梁雁,黄丹丹,卢常盛.
60例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临床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1):47-48.
被引量:3
7
梁雁,吴泳,梁汉周,黄丹丹.
不同梗死面积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动态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1):13-15.
被引量:4
8
王颖真.
脑梗死早期筛检中D-二聚体护理监测及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4):1-2.
9
滕凤猛,高峰,余清,邓亚静.
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指标监测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2):184-185.
被引量:4
10
项新,施燕春,何坤,黄典胜,李洁,陆玲娜,冯振伟,黄振华.
D二聚体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及病理的相关分析[J]
.临床肾脏病杂志,2014(2):104-107.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58
1
李娜,姜义,孙海欣,陈盼,张玉梅,董可辉.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性的临床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8,29(3):336-339.
被引量:14
2
吕程,黄紫红,刘纲毅.
冠心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浆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8,18(3).
被引量:4
3
孙翠萍,马建军,李学,冯艳,袁丽品,徐军.
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α)水平与纤溶活性检测[J]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5):966-968.
4
吴育彬,郑璇,吴映华,许小玲.
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进展[J]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18(1):63-64.
被引量:13
5
曹晓英,邓晓韬.
D-二聚体测定在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应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11):1089-1089.
6
张蕾,于力,翁志媛,郝志宏,王丽娜,张又祥.
银杏叶提取物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高凝状态的影响[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5):279-281.
被引量:11
7
赖怡,郑沁,郭靓,吴泰相.
中国检测D-二聚体诊断试验的文献质量评价[J]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9):681-684.
被引量:1
8
狄亚珍.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
.浙江医学,2007,29(11):1171-1172.
被引量:4
9
张悦,程岩峰,韩秀萍.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参数及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变化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2):2797-2797.
被引量:5
10
周建光,杨梅.
Fbg、AT-Ⅲ、D-二聚体检测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J]
.医疗装备,2011,24(2):52-53.
1
陈静梅.
妊娠晚期凝血功能指标和血小板监测的临床意义[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4,26(4):33-34.
被引量:5
2
李博,梁新妹.
血浆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诊断DIC中的临床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2):1587-1587.
被引量:3
3
姚斌,徐大庆.
血浆D-二聚体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检测及意义[J]
.辽宁医学杂志,2006,20(1):11-12.
被引量:21
4
刘祥平.
血浆D-二聚体和FDP联合检测在DIC中的应用[J]
.吉林医学,2014,35(5):915-915.
被引量:14
5
尹茜.
肿瘤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感染对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5,21(10):90-91.
被引量:1
6
颜向军,谢海涛.
两种测定类风湿因子方法的比较[J]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5(2):216-218.
被引量:4
7
刘敏.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与肢体功能的研究[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0,39(2):144-145.
被引量:1
8
罗福康,姚磊.
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J]
.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14(3):155-156.
被引量:4
9
赵鸿平.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临床研究[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9):527-528.
被引量:6
10
郑逊,陈道全.
粪便标本预处理在乳胶法检测轮状病毒中的应用(附200例结果分析)[J]
.福建医药杂志,2002,24(3):103-103.
血栓与止血学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