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女性文化研究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莫里森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唯一一位黑人女性。莫里森的作品始终表现及探索美国黑人的历史及命运,并凸显文化冲突下对黑人文化的坚守。其创作的《最蓝的眼睛》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了一个美国黑人小女孩在美国文化冲突下所面临的问题,最终导致其自我的迷失与否定。
作者
唐博
机构地区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9-150,共2页
关键词
《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
莫里森
文化研究
美国黑人
诺贝尔文学奖
文化冲突
黑人女作家
分类号
I712.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吕晓菲.
母爱的迷失与坚持——《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成长[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24(11):114-116.
被引量:4
2
曹小菁.
《最蓝的眼睛》——托尼·莫里森与生态女性主义的共鸣[J]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2):208-211.
被引量:4
3
王天润.
小说《最蓝的眼睛》中文化殖民主义批判评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1(8):58-60.
被引量:1
4
张晓锋.
文化冲击下的黑人女性成长困惑:评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J]
.海外英语,2011(2X):194-195.
被引量:4
5
陈秋玲.
生存与毁灭——《最蓝的眼睛》的抗争主题[J]
.文教资料,2009(20):26-28.
被引量:3
6
邓箐.
白人强势文化中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憎恨意识——《最蓝的眼睛》中女性价值观的探索[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27(1):82-84.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Taylor - Guthrie, Danille, ed. Co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116.
2
宋红英,王可琳,刘捷,潘明元.非洲裔美国黑人小说及其传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
Baker, Houston A. , Jr. and Patrlcia Redmond. Afro-American Literary Study in the 1990s [M]. Chicago: U of Chicago.
4
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M].陈苏东,胡允桓,译.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5 :62.
5
Barbara Hill Rigney. The voice of Tony Morrison,columbus[ M]. 0-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1.
6
James Stanlie M. Mothering:A Possible Black Feminist link to SocialTrans.ormation[ M]. New York : Routledge, 1999:59.
7
朱波.
白人文化对黑人心灵的冲击——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J]
.潍坊学院学报,2007,7(3):33-35.
被引量:1
8
王守仁,吴新云.白人文化冲击之下的黑人心灵——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9
Morrison T.The Bluest Eye[]..1993
10
Roberson G.The World of Toni Morrison:A Guide to Characters and Places in Her Novels[]..2003
共引文献
14
1
谷萍.
从《最蓝的眼睛》看托妮·莫里森早期的女权主义思想[J]
.科技信息,2008(6):203-203.
被引量:1
2
马海英.
黑人文化的背离与坚守——评托尼·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7(5):209-211.
被引量:4
3
刘艳辉.
相同的肤色 不同的命运——《最蓝的眼睛》的主题解读[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120-122.
被引量:4
4
张婧,程庆玉.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黑人女性的自我选择之路[J]
.科教文汇,2011(25):84-85.
5
刘媛媛.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浅析黑人女孩的成长困惑[J]
.商,2014(20):70-70.
6
刘芳宏.
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成长的困惑——解读《最蓝的眼睛》[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35(11):66-68.
7
赵娟.
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之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现代交际,2016(7):63-64.
8
宋利辉.
论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白人文化对黑人的影响[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0(02X):69-70.
9
王婉.
浅析小说《最蓝的眼睛》中皮科拉审美观的形成原因[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7,0(6Z):41-42.
10
李晓菊.
寻找被漂白的自我——论《最蓝的眼睛》中母爱的文化治愈功能[J]
.科教文汇,2018(3):153-154.
1
侯庆伟.
在尘世中自我的迷失——王威廉小说略论[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3).
2
孙立盎.
自我的迷失与复苏——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保罗性格探源[J]
.小说评论,2006(z2):155-159.
被引量:1
3
赵俊贤.
自我的迷失与浮泛化──文学创作态势片论[J]
.小说评论,1998(2):10-14.
4
徐呢喃.
打破沉默 寻找自我——浅析《喜福会》人物的文化身份认同[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0(3):116-117.
被引量:1
5
吴励生.
歧路之羊[J]
.文学自由谈,1993,0(1):111-112.
6
王琦.
着了魔的镜子们[J]
.文学教育,2012(13):23-24.
7
王佳欢.
回不去的地方是故乡[J]
.青年文学家,2016,0(12Z):11-11.
8
李祥林.
情欲的禁锢与生命的反弹──中国戏曲和女性文化研究礼记[J]
.民族艺术研究,2000,13(1):53-60.
被引量:2
9
李祥林.
他者“话语权势”中的女性失语──戏曲艺术与女性文化研究札记[J]
.四川戏剧,1997(6):6-10.
被引量:3
10
李祥林.
“寻母”情结:男权世界中的女权回忆———戏曲艺术与女性文化研究札记[J]
.艺术百家,1998,14(1):55-61.
被引量:4
芒种(下半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