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巫母”书写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影响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西蒙·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曾明确指出,和母爱相关的一切大多并非自然,坏母亲的存在才是常态。”走进张爱玲的世界,就如同走进一座座苍凉而又诡异的古城,张爱玲笔下的人生是这样的: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作者
刘小玲
机构地区
黄河科技学院民族学院
出处
《芒种(下半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14,共2页
基金
黄河科技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建构’与‘解构’—冰心、张爱玲笔下母亲形象的变迁及启示”(项目编号:KYSK201234)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中国
书写
《第二性》
张爱玲
波伏娃
诡异
苍凉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张萍萍.
20世纪40年代文学中的“文化宗教精神”[J]
.文史哲,2002(3):22-26.
被引量:4
2
来凤仪编,张爱玲著.张爱玲散文全编[M].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2
徐讦.风萧萧[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3
卜少夫.无名氏研究[M].台北:新闻天地,1981
4
鹿桥.再版致<未央歌>读者[A]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八[C].济南:明天出版社,1990.
5
黄芩.野兽·野兽·野兽重版赘言[M].台北: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5.
6
徐讦<风萧萧>初版后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7
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
8
张爱玲.天才梦[A].张爱玲散文全编[C].海拉尔: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5.
9
鹿桥.六版再致未央歌读者[A].中国现代文学补遗书系:小说卷八[C].济南:明天出版社,1990.
10
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3
1
刘小玲.
“圣母颂”对中国女性主义的启蒙——冰心对母亲形象的解读[J]
.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4):31-32.
2
朱逸冰.
中国现代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发展——谈冰心、张爱玲的女性话语[J]
.金融教育研究,2007,21(3):89-91.
3
刘华.
从基督教文化视角解读《未央歌》的精神世界[J]
.山花(下半月),2011(12):137-138.
1
齐红.
女性文学与文化研究:女性困境[J]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4):51-54.
2
李若飞.
张爱玲和苏青文学世界对女性神话的消解[J]
.文学教育,2009(13):70-71.
3
1986年4月14日 西蒙·波伏娃逝世[J]
.中国新闻周刊,2008(13):14-14.
4
刘依偎.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包法利夫人[J]
.青年文学家,2015,0(6Z):96-97.
5
陈佰超.
大地和生命的赞歌——徐晓燕的平实和美丽[J]
.今日财富(财智领袖),2009(9):96-97.
6
曾林玉.
女人是他者——解读《黑暗的心》中女性的他者形象[J]
.海外英语,2014(14):227-229.
被引量:1
7
靳怀芳,胡宗锋.
“新女性”的背后——从女性主义的角度看《嘉莉妹妹》[J]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5,18(1):86-89.
被引量:9
8
刘堃.
当代文学,何以“女性”——评《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J]
.中国图书评论,2009,32(4):121-125.
9
孙亚琳.
走出“他者”处境——小说《好工作》女性主义解读[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3):48-50.
10
常翠岩.
从田小娥与白灵的形象分析陈忠实男尊女卑思想[J]
.新丝路(下旬),2015(17):74-75.
被引量:1
芒种(下半月)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