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作为文化表征的创伤记忆 被引量: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当代社会的语境下,创伤记忆问题的提出,其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在于:它再次明确把文化表征问题与政治制度反思、哲学反思区别开来,赋予它独立的功能地位。这不仅因为文化表征更为复杂,也因为文化表征更为普遍、更为深入地渗透到全民族的精神、情感和心理深处。特别是,中华民族生活中许多重大的事件、创伤,为政治叙述和哲学叙述所删除,但恰恰为文化表征所叙述。因此,人民习惯于把文化表征看作真正的历史叙述。更为重要的是,它经常提醒我们:反思中国社会的创伤记忆,它与欧洲创伤记忆虽然表面相似,但其实有显著的差别,而这也决定着两者之间关注对象、面临的使命有着深刻的阶段性差异。
作者 邱运华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 1[2]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 2霍克海默,阿多诺,洪佩郁,蔺月峰译.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 3[7]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 4锡德尼·芬克斯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 5伯林.反启蒙运动.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1.

共引文献3

同被引文献38

引证文献4

二级引证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