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世说新语》旷观魏晋士人的生活美学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美学家宗白华曾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作者
张泽鸿
机构地区
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1-84,共4页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世纪比较诗学视域下的中国艺术精神研究"(编号:10BZW015)
关键词
《世说新语》
生活美学
魏晋士人
艺术精神
中国政治
魏晋六朝
宗白华
美学家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6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6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陈迎辉.
《世说新语》的生存美学[J]
.文艺评论,2011(6):26-29.
被引量:2
2
刘悦笛.
“生活美学”建构的中西源泉[J]
.学术月刊,2009,41(5):119-125.
被引量:11
3
刘悦笛.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
.哲学研究,2005(1):107-111.
被引量:78
4
仪平策.
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
.文史哲,2003(2):123-128.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60
1
Andrew Light and Jonathan M. Smith eds. , The Aesthetics of Everyday Lif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ix, 7.
2
Mike Featherstone,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1, pp. 65-72.
3
Wolfgang Welsch, Undoing Aesthetics,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4
Edmund Husserl,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 p. 127.
5
Edmund Husserl, Experience and Judgment, Evansto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41.
6
《相宗络索·三量》,见《船山全书》,第537页,长沙,岳麓书社,1993.
7
Edmund Husserl, The Crisis of European Sciences and Transcendental Phenomenolog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0, p. 156.
8
Ludwig Wittgenstein, 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on Aesthetics, Psychology and Religious Belief, Oxford: Blackwell, 1996, p. 11.
9
Ludwig Wittgenstein,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64, p. 8.
10
John Gibson and Wolfgang Huemer eds. , The Literary Wittgenstei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4, pp. 21-33.
共引文献
116
1
林春田.
转向意义域 重建稀缺性——丰裕社会下美的滥用与艺术的险途[J]
.浙江学刊,2021(2):173-182.
被引量:3
2
张明.
生活的还原与审美的升华:孔子生活美学发微[J]
.中国美学研究,2022(2):20-43.
3
王晓敏,杨建刚.
康德美学与当代中国生活论美学的建构[J]
.华夏文化论坛,2022(2):175-182.
4
赵奎英.
生活世界与生态审美——中国当代美学重建的根基与指向[J]
.美学与艺术评论,2021(1):157-178.
5
崔凤云.
生活美学:传统美学的扬弃与超越[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S3):141-144.
被引量:1
6
刘悦笛.
“生活的”实践与“实践的”生活——从现象学解读马克思美学的经典文本[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5):226-233.
被引量:3
7
张毅,龚小凡.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情感化设计[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1,19(1):71-73.
被引量:1
8
许多会.
中国“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研究的三条路经[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26(4):195-197.
9
张卓.
现代文化语境下音乐雅俗观的嬗变——从“超级女声”说起[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3):52-55.
被引量:1
10
陈文敏.
论大众传播与审美泛化[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329-331.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6
1
熊国华.
人物品评与《世说新语》的叙事结构[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4):162-165.
被引量:5
2
皇甫风平.
魏晋南北朝人物品藻的源流和演变[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7(S2):33-35.
被引量:1
3
范子烨.
《世说新语》新探[J]
.学习与探索,1995(4):118-124.
被引量:4
4
宁稼雨.
《世说新语》与人物品藻的范畴演变[J]
.文艺理论研究,2005(6):38-47.
被引量:5
5
景遐东,罗严珍.
《世说新语》的分门特征与学术价值[J]
.鄂州大学学报,2010,17(6):52-54.
被引量:3
6
马培洁.
雅俗文化的两相对照——《世说新语》与《启颜录》[J]
.民族文学研究,2011,29(6):42-48.
被引量:4
7
张洛.
论《世说新语》的叙事技巧[J]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21):39-42.
被引量:2
8
马晓娟,杨巍.
《世说新语》的重言词及其修辞艺术[J]
.学习月刊,2012(2):49-51.
被引量:1
9
李杰.
灵魂在孤独中的自由飞翔——浅析《世说新语·子猷访戴》之艺术美[J]
.甘肃高师学报,2012,17(1):29-31.
被引量:1
10
汪郑珠,周晓琳.
略论《世说新语》的文体特征——从与《晋书》比较谈起[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1):31-3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李根.
世说新语的语言艺术[J]
.卷宗,2015,5(12):458-459.
2
苏航.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J]
.今古文创,2023(40):4-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张浩宸.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风度的特征及成因探析[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4,22(3):150-152.
1
郑晋.
魏晋:优雅盛放的芙蓉[J]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2012(3):32-32.
2
李成恩.
野渡(外一首)[J]
.黄河文学,2011(11):90-90.
3
威廉·布莱克,宗白华.
天真的预示[J]
.新青年(珍情),2009(10):66-66.
4
玉上烟.
远处(组诗)[J]
.诗选刊,2012(9):37-39.
5
玉上烟.
远处[组诗][J]
.满族文学,2012(4):94-97.
6
李成恩.
天使的孩子(组诗)[J]
.安徽文学,2014,0(7):117-121.
7
高建新.
审美意识觉醒与自然美的全面呈现——读《世说新语》札记[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38-41.
8
赖文婷.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士人的诗经接受[J]
.大江周刊(论坛),2011(10):64-64.
9
陶瑾.
家和我们的故事[J]
.现代苏州,2015,0(19):32-37.
10
许鸿琴.
论纳兰性德词的审美特质[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28(4):8-11.
被引量:3
文艺评论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