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论西部作家的荒原叙事 被引量: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荒原意象在西方文学传统中可谓源远流长,它早已超越了荒原的本义而被赋予不同的精神象征功能。基督教文学将荒原看作是人类被上帝遗弃的具体表征,流浪汉文学则将它视为人被社会抛弃后的栖息之地。十九世纪以降,随着西方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荒原意象又演变为与现实相对峙的诗性空间,其对人类悲剧精神的负载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尼采通过对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全方位的否定,将荒原意象作为构筑其价值体系的集结点,
作者 王贵禄
机构地区 天水师范学院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7-133,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10XZW0027)阶段性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刘成纪.西方现代荒原精神流变观[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27(6):43-47. 被引量:3
  •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211页.
  • 3[ 英]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9-25页.
  • 4施战军.《新活力:今日青年文学的高地》,见《太阳发芽》,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序9页.
  • 5红柯.《金色的阿尔泰》,见《太阳发芽》,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242页.
  • 6冯苓植.《沉默的荒原》,见《冯苓植中短篇小说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序6-7页.
  • 7[美]T.S.艾略特.《诗的社会功能》,王恩衷译,见《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41页.

共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