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的公共安全事件报道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有所显现。公共安全事件发生后,矛盾就会更加凸显。此时如何报道才能减少舆论危机,是媒体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013年年初发生的"连霍高速载烟花货车爆炸致大桥坍塌事件"引起了媒体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对该事件的分析,探讨在公共安全事件的报道中如何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作者
王丹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处
《今传媒》
2014年第3期101-102,共2页
Today's Mass Media
关键词
新闻专业主义
公共安全事件
客观性理念
公共利益
分类号
G212 [文化科学—新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3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2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刘思文.
近三十年国内新闻专业主义研究综述(1979~2009)[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3):54-58.
被引量:3
2
陆哗 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话语建构》[J].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71).
3
陈力丹,王亦高.
深刻理解“新闻客观性”——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闻客观性》一书[J]
.新闻大学,2006(1):8-10.
被引量:24
4
(美)新闻自由委员会著.展江译.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
张志安.
新闻生产的变革:从组织化向社会化--以微博如何影响调查性报道为视角的研究[J]
.新闻记者,2011(3):42-47.
被引量:88
二级参考文献
73
1
刘思文.
论纸质公众新闻中新闻专业主义的假象——以《成都商报》“城事e闻”社会新闻版为例[J]
.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08(7):65-66.
被引量:1
2
杨晓文.
社会新闻呼唤新闻专业主义——以“艳照门事件”、“重庆钉子户事件”、“杨丽娟事件”为例[J]
.东南传播,2008(6):63-64.
被引量:2
3
丁冬女.
论新闻专业主义引入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内在需求[J]
.东南传播,2007(3):56-57.
被引量:3
4
郭镇之.
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
.国际新闻界,1999,21(5):32-38.
被引量:145
5
张焱.
新闻专业主义对我国舆论监督的影响[J]
.求实,2004(S1):150-151.
被引量:7
6
陆晔.
美国新闻业“客观性法则”的历史演进[J]
.新闻大学,1994(1):51-54.
被引量:31
7
陈力丹.
新闻的客观性——真实与客观形式的统一[J]
.新闻记者,1999(9):56-59.
被引量:13
8
葛丰,吴洪霞.
新闻专业主义与传媒消费主义之张力分析——从市场化媒体的“娱讯”现象谈起[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2):34-37.
被引量:6
9
谢静.
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11(2):73-78.
被引量:31
10
景刚.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专业主义[J]
.当代传播,2004(4):86-87.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121
1
孟兰娟.
从新冠疫情报道看美国媒体新闻言论的矛盾与偏颇[J]
.新闻传播,2021(14):8-10.
2
杨璐.
移动互联网时代调查性报道现状:困境与出路[J]
.新闻传播,2021(6):27-29.
3
黄文森,廖圣清.
同质的连接、异质的流动:社交网络新闻生产与扩散机制[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21(2):18-36.
被引量:18
4
孙振虎,鹿艺佳.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闻生产透明性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0(6):30-44.
被引量:1
5
王斌,吴倩.
构建关系型知识: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学理论路径的新探索[J]
.国际新闻界,2021,43(8):54-72.
被引量:9
6
马道全.
论电视新闻边缘化的边界危机与职业危机[J]
.电影评介,2008(23).
7
龚瀛琦,张志安.
融合报道的特征及生产机制[J]
.新闻界,2011(3):11-14.
被引量:29
8
来丰.
论媒体在企业危机公关中的角色[J]
.管理观察,2008(23):40-41.
9
丁冬女.
论新闻专业主义引入中国的现实土壤和内在需求[J]
.东南传播,2007(3):56-57.
被引量:3
10
贾茜.
中国转型期社区媒体与政府的合作模式探讨[J]
.编辑之友,2015(5):60-63.
被引量:1
1
葛欣.
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报道的策略[J]
.理论观察,2005(3):109-110.
2
周甜.
台湾报界新闻专业主义的背离——《联合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头条内容分析[J]
.东南传播,2011(4):53-55.
3
陈明慧,鞠佩知.
试论新媒介环境下的新闻客观性[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6,24(4):72-74.
被引量:2
4
孔令华.
理念·规范·方法——中西方新闻客观性差异之比较[J]
.新闻知识,2003(10):18-20.
被引量:4
5
黄华,唐弦.
媒体蔓延恐慌及应对[J]
.新闻世界,2008(B05):63-64.
6
陈晓艳.
加强公共安全事件档案建设研究[J]
.兰台世界(中旬),2014,0(10):16-17.
7
李淑瑛.
《大公报》的新闻客观性理念[J]
.青年记者,2008(A02):72-72.
被引量:2
8
连淑卿.
构筑公众抵制谣言的“防火墙”——浅谈媒体对危害公共安全事件的舆论引导[J]
.新闻战线,2007(3):10-12.
9
艾军.
浅谈公共图书馆安全及防范[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1):18-20.
被引量:6
10
王鸿坤.
论电视新闻直播过程的编辑把关[J]
.视听,2015,0(8):97-98.
被引量:1
今传媒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