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伏邪"理论来源于《黄帝内经》,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温病病因学说的主导理论。"伏邪"已不再是外感温病特有的发病因素及病机,"伏邪"所指与现代感染病学中的潜伏期感染、隐形感染、病原携带状态有相似之处,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的发病也有密切关系。故从"伏邪"理论出发,思考伏邪和传染病发病的关系,提出"伏邪"潜伏的发病原因与机体邪正盛衰及邪正斗争的趋势有关,提示根据"伏邪"发病机理,对传染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注重扶正祛邪,并给邪留有出路以引邪外出。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87-189,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2ZX100043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