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首先阐释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理论基础,依据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分析了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最后基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耦合发展的新探索,对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对策建议。
作者
宋继革
温利华
机构地区
邯郸学院地理与旅游系
出处
《邯郸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117-121,共5页
Journal of Handan University
基金
2012年度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2454106)
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民生调研专项课题(201301189)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
中国
路径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4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卢红兵.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耦合发展研究[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2,16(4):84-86.
被引量:4
2
鲍文.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统筹发展研究——以四川为例[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4):86-89.
被引量:7
3
罗勇.城市可持续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尹建华.产业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
王金南,曹东,陈潇君.
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初步构想[J]
.环境保护,2006,34(03B):39-43.
被引量:39
6
潘家华;庄贵阳;朱首先.低碳城市:经济学方法、应用与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思锋,周华.
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3):47-52.
被引量:26
2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3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4
四省统计局,四川省调查总队.四川统计年鉴2006[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5
王金南,高敏雪.建立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6
王金南,曹东等.国家环境安全战略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环境规划院,2005.
7
全国人大环资委调研室.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J].调查与研究,2004,110(20).
8
潘岳.公平环保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J].学习时报,2004,(263).
9
姬振海.
低碳经济与清洁发展机制[J]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8(2):1-4.
被引量:39
10
鲍文.
气候、经济、能源约束下的中国战略抉择[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6-11.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47
1
赵建军.
中国的绿色发展:机遇、挑战与创新战略[J]
.学术前沿,2013(19):80-85.
被引量:7
2
霍伟东,赵茗铭.
科学设计生态税,完善我国生态税制[J]
.生态经济,2007,23(3):83-86.
被引量:3
3
邬晓燕.
战略环境影响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推进[J]
.理论与改革,2009(2):87-89.
被引量:1
4
韩振秋,孟凡蕾.
略论我国向循环经济转型的体制和机制[J]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0):82-85.
5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李平.
中国工业绿色转型研究[J]
.中国工业经济,2011(4):5-14.
被引量:221
6
李洁,鲍文.
南充特色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研究[J]
.能源研究与信息,2012,28(4):207-210.
7
黄山,宗其俊,吴小节.
低碳转型的驱动机制——研究现状及评述[J]
.科技管理研究,2013,33(13):38-43.
被引量:3
8
张勇,陈水英.
西部地区二级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研究——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J]
.改革与战略,2013,29(10):83-85.
9
许广月.
从黑色发展到绿色发展的范式转型[J]
.西部论坛,2014,24(1):53-60.
被引量:22
10
吴祖梅,杨振之.
论低碳经济视阈下的绿色景区管理[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1(6):74-7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
1
郑少露,吴仁海,阮文刚.
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33(6):199-204.
被引量:22
2
黄志甲,王璋保,张婷.
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与途径浅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S1):264-267.
被引量:1
3
胡海林.
低碳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发展趋势探析[J]
.中国外资,2014(2):28-28.
被引量:3
4
王丽丽.
低碳经济下对重塑国际贸易规则的思考[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4):61-62.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胡章娜.
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发展建议探讨[J]
.经营管理者,2014(25):219-219.
1
李邢.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
.时代金融,2016(35):264-265.
2
周宾,陈兴鹏,薛冰,申宸,吴士锋.
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证[J]
.资源与产业,2010,12(6):19-27.
被引量:6
3
曾光,詹绚伟.
“华盛顿共识”与“北京共识”比较[J]
.改革,2005(2):70-75.
被引量:2
4
常怀立.
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J]
.中华魂,2015,0(7):32-34.
5
刘杰.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国际影响力:一种互动相关性分析[J]
.世界经济研究,2008(4):9-13.
被引量:2
6
张永利.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制度分析[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S2):86-88.
7
周芳琳.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指导意义[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5):8-9.
被引量:1
8
张晖明.
对当前“产能过剩”的剖析及治理对策[J]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3):54-59.
被引量:12
9
皇甫京.
斯蒂格利茨阐释中国经济热点——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斯蒂格利茨[J]
.现代领导,2004(9):12-12.
10
克强经济学2.0版:打造双引擎实现双中高[J]
.领导决策信息,2015,0(10):4-7.
邯郸学院学报
2013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