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理论探索与创新——重读郝克明的《跨进学习型社会》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十几年来,在广大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终身学习研究领域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郝克明终身学习思想研究成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她历经几十年开创我国教育发展宏观战略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读她的《跨进学习型社会——关于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并重温她的相关讲话和论文,笔者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作者
季明明
机构地区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
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2-182,共11页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终身学习理论
学习型社会
中国特色
重读
创新
终身学习思想
终身学习体系
研究成果
分类号
G720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86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5
1
郝克明.
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与制度建设[J]
.管理学刊,2010,23(2):1-6.
被引量:19
2
郝克明.
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与高等教育改革[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5-10.
被引量:51
3
郝克明.
建设学习型社会与基础教育创新[J]
.教育研究,2003,24(8):36-41.
被引量:12
4
郝克明.
建立和完善我国劳动者学习培训的体制和机制——对我国企业员工和农村劳动者学习培训现状的调查[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1(20):10-13.
被引量:5
5
郝克明.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31-36.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简况(2002)[R].,..
2
叵内斯特·L·波伊尔.基础学校——一个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2、1、14.
3
李志民.从科技奖励看科技创新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3-03—26.
4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8.
5
雷文华 沈儒.从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看科技发展的威力—1998年世界科技发展简述[A].西安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编.科技兴市参考[Z].,1999—05—28.(115).
6
.美国再掀引进人才浪潮[N].经济参考报,2002—12—09.
7
阎树森 王洪元.中国应该有世界一流大学[A].教育部.科教兴国动员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1.
8
郝克明 蔡克勇.应用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46.
9
..科学时报(新经济周刊),2000—9—23.
共引文献
106
1
张东林,韩晓杰.
我国校园文化建设现状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49-49.
被引量:3
2
高秀霞.
看清“音量控制”中各部分的真正实作用[J]
.办公自动化,2006(16):53-53.
3
马连华.
做实工学结合 跟紧滨海新区发展步伐——兼论面对中国“第三极”战略定位中滨海职业学院高职教育发展对策[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6):13-19.
被引量:2
4
李祥.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与思考[J]
.文教资料,2008(34):199-200.
被引量:1
5
段英.
开放大学的办学导向及发展策略探讨[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3):66-68.
6
陆伟,敬珊珊.
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J]
.时代金融,2008,0(6):89-90.
7
张文显 ,张洪涛 .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若干趋势[J]
.职业技术教育,2004,25(13):13-15.
被引量:13
8
杨瑞英,陈建霞.
新时期读者服务的拓展[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04(4):46-48.
被引量:1
9
雷兵,张勋宗.
地方高等教育对文化强市起支撑作用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8):334-338.
被引量:6
10
张辉.
终身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3(12):68-69.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6
1
张妍.
中国终身教育概念的本土化缺失与建构逻辑[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9):25-30.
被引量:8
2
刘秀明,史秋衡.
香港大学管理的取向:向终生学习体系转轨[J]
.教育研究,1999,20(4):63-67.
被引量:5
3
金岳祥.
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职业教育[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3):42-44.
被引量:5
4
吴遵民,谢海燕.
当代终身学习概念的本质特征及其理论发展的国际动向[J]
.继续教育研究,2004(3):31-36.
被引量:55
5
吴遵民.
全球化视野中“学习社会”与基础教育改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24(10):13-17.
被引量:15
6
吴仕榜.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之我见[J]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1989(4):33-37.
被引量:1
7
顾明远,石中英.
学习型社会:以学习求发展[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5-14.
被引量:123
8
郑燕伟.
建设学习型社会相关理论的比较与综合[J]
.资料通讯,2006(7):67-72.
被引量:3
9
胡代光.
评析凯恩斯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4-9.
被引量:7
10
任为民.
学习型社会、数字化学习港与公共服务体系[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1):9-13.
被引量:38
引证文献
13
1
贾元威,沈杰,谢海棠.
药学专业成人高等教育兼职教师队伍构建及教学模式的思考[J]
.安徽医药,2014,18(12):2421-2423.
被引量:2
2
张彩云.
终身学习时代成人教育课程开发研究[J]
.时代教育,2015,0(21):270-271.
3
张创伟.
美好的社会与至善的教育:重温赫钦斯学习型社会思想[J]
.开放学习研究,2019,24(2):46-52.
被引量:1
4
周玲.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师的素养[J]
.语文学刊,2016,36(3):146-147.
5
郝克明.
让学习伴随终身——中国特色的终身学习理论探索与创新[J]
.江苏开放大学学报,2016,27(1):3-9.
被引量:5
6
温泉,李怡然,周卉,王铁宝.
对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本位的新思考[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9(4):71-75.
被引量:5
7
童元松.
中小投资者终身教育的保障体系研究[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8,24(4):76-82.
8
孙立新,宋雨昕.
我国学习型社会研究的进展与未来展望——基于NVivo的内容分析法[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0(6):3-8.
被引量:6
9
史秋衡,张妍.
中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嬗变与重构[J]
.教育研究,2021,42(9):93-103.
被引量:26
10
乔木.
新时代成人高等教育考试招生改革路径思考[J]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2):106-11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马海燕,周国华,曹献秋.
新商科建设背景下企业战略管理一流课程建设体系的设计[J]
.学园,2022,15(22):20-22.
被引量:1
2
曹中秋,庄加凤.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获得感提升路径探析[J]
.新课程导学,2022(28):63-66.
3
刘骥.
数字化转型下职业与成人技能教育联通体建设的策略与路径[J]
.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22(1):151-170.
4
史秋衡,季玟希.
新时代教育体系要素变革的理路[J]
.高等教育研究,2022,43(7):14-21.
被引量:4
5
韦李娜,刘波.
智能教育在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上海),2021,50(11):61-63.
6
王玉洁.
终身学习视角下社区教育资源整合实践策略探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2):133-136.
被引量:1
7
杨勇.
关于外聘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J]
.知识经济,2016(6):102-103.
被引量:2
8
程光丽,李俊.
我校在读成人高等教育药学专业学生对专业课教师授课的满意度调查[J]
.中国药房,2016,27(18):2461-2463.
被引量:4
9
李小娟.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中的“微项目”平台[J]
.文教资料,2019(15):174-175.
10
田建湘,喻艳,李毅,潘俊宇.
基于“三分维度”的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新思维——以湖南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为例[J]
.智库时代,2019,0(46):162-163.
1
常国良.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25(5):111-114.
被引量:2
2
陈秋燕.
终身学习与素质教育[J]
.泉州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7(1):18-21.
3
陈潇潇,徐新.
学历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
.经济视野,2012(11):180-181.
4
王建勤.
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化的根本要求[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2):74-75.
被引量:8
5
杨莲.
高校课堂教学中BYOD的运用[J]
.中国成人教育,2016(15):101-102.
被引量:5
6
程艳,赵沙鸥,苗永春.
虚拟化学习与学习型社会的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1):248-251.
被引量:3
7
张爱菊.
孔子的终身学习思想[J]
.邢台学院学报,2006,21(1):98-100.
被引量:1
8
李金.
终身学习影响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2010(1):171-172.
被引量:7
9
苏豪.
论中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
.成功,2011(3):244-245.
被引量:2
10
本刊编辑部.
教师培训缘何“难接地气”?[J]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3(7):6-9.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