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汾阳地秧歌的起源与历史流变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汾阳地秧歌即汾孝地秧歌,分为以舞蹈为主的"武场地秧歌"和以唱腔为主的"文场地秧歌"(又叫汾阳磕板秧歌)两部分。"武场地秧歌"以汾阳地秧歌的提法被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汾阳地秧歌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这些说法从不同角度解释了汾阳地秧歌的生成动机。武场与文场结合起来进行表演,是汾阳地秧歌的主要表现形态,但是它们也单独进行表演。这一表现形态与汾阳地秧歌的历史演变是相一致的。汾阳地秧歌中歌、舞、戏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对研究山西秧歌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代表性。
作者 张晓琳
出处 《吕梁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38-41,共4页 Journal of Lyuiang University
基金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创新团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王希良.汾阳县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98.
  •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山西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 3刘瑞祥.历代咏汾诗选[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8.
  • 4张晓琳.论山西汾阳地秧歌的现状及保护[J].黄河之声,2008,0(4):120-121.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