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生态环境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生态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首要难题。虽然生态环境问题愈发严重,但并未得到应有的控制和有效的解决。造成世界范围内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资源相对枯竭的罪魁祸首是资本主义制度。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分析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不可协调的矛盾,并认为实现绿色经济增长需要生态社会主义。
作者
马越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出处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4-57,共4页
Journal of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资本主义制度
生态环境
自然资源
分类号
F03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刘仁胜.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与生态学关系的阐释[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6(1):5-9.
被引量:9
2
张耀天,田红霞.
奥康纳生态学社会主义视域下的资本主义生态批判[J]
.南方论刊,2010(4):46-49.
被引量:1
3
曾文婷.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
.北方论丛,2005(5):114-119.
被引量:9
4
约翰·贝拉米·福斯特著.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二级参考文献
15
1
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三联书店,1983..
2
[美]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84.
3
[3]李清宜."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资本主义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94.
4
[6]John Bellamy Foster: Marx' s Ecology[M]. Monthly Press,New York, 2000.66-80,141-177.
5
[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三联书店,1984..
6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7
威廉·莱斯.自然的控制[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
8
Andre Gorz. Ecology as Politics, South End Press, 1980.
9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
J. B. Foster. Ecology against Capitalism,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2.
共引文献
17
1
刘明远.
关于创建生态政治经济学的思考[J]
.政治经济学评论,2006(2):185-212.
被引量:4
2
李杰.
旅游环境哲学思想研究进路[J]
.商,2012(17):218-220.
3
郇庆治.
国内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论评[J]
.江汉论坛,2006(4):13-18.
被引量:18
4
黄磊.
从生态危机到制度重建: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分析[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5):96-99.
5
习谏.
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及其积极意义[J]
.山东社会科学,2009(2):143-145.
被引量:2
6
包庆德,夏雪.
国内学界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危机根源研究述评[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2):1-11.
被引量:6
7
赵世琳.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多维视野——安德烈·高兹的生态重建理论探析[J]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6):959-964.
被引量:2
8
陈寿兰,袁玲红.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述评[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3):143-146.
被引量:1
9
张庆玉.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有关争论述评[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6(1):27-30.
10
赵彦磊,林位华,王鹏.
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建设低碳社会的启示[J]
.黑河学刊,2011(4):45-47.
1
叶晓彬,崔星华,付金兰,王春艳.
浅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与生态环境[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05,29(1):9-10.
被引量:2
2
秦丽杰,李红,靳英华.
生态安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J]
.生态经济,2003,19(A10):89-91.
被引量:1
3
林冷梅,夏洪胜.
谈区域产业转移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
.商业时代,2013(26):125-126.
被引量:2
4
刘艳丽.
绿色经济增长[J]
.商,2015,0(16):280-280.
5
于成学,葛仁东.
投资和消费对地区绿色经济增长的影响——以辽宁省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2016,30(2):71-76.
被引量:4
6
刘加林.
环境约束视角下我国绿色经济增长区域差异性影响研究——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2):69-73.
被引量:16
7
渠慎宁,李鹏飞,李伟红.
国外绿色经济增长理论研究进展述评[J]
.城市与环境研究,2015(1):89-102.
8
吴贵辉.
发展清洁能源 推进绿色经济增长[J]
.中国石油企业,2010(3):52-52.
被引量:2
9
姚丽萍.
转方式转危为安 调结构和谐发展[J]
.时代风采,2010(19):21-21.
10
王艳青.
浅谈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
.现代经济信息,2010(24):10-10.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