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及水淹预警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塔河缝洞型油藏高产井见水特征曲线可归纳为5种类型,影响油井含水上升的有地质、开发和工程3大因素,其中地质因素是含水变化的决定因素。建立了2种储集层类型的水淹模式,统计分析油井见水前后井口生产参数变化主要有5种类型,建立了水锥风险评价指标分级体系,以便及早预防油井水锥的形成,提出适宜的控水稳油措施。
作者
杨占红
龙喜彬
巫波
罗娟
机构地区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
出处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3期55-58,70,共5页
West-China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关键词
缝洞型油藏
高产井
见水特征
油井水淹
生产参数
预警机制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2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0
1
阎相宾,韩振华,李永宏.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几点新认识[J]
.海相油气地质,2001,6(4):8-14.
被引量:16
2
张希明.
新疆塔河油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1,28(5):17-22.
被引量:201
3
鲁新便,张宁,刘雅雯.
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技术对策探讨[J]
.新疆地质,2003,21(3):329-334.
被引量:17
4
王敦则,黎玉战,俞仁连.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下奥陶统油藏特征及成藏条件分析[J]
.石油实验地质,2003,25(2):122-128.
被引量:35
5
陈志海,戴勇,郎兆新.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藏储渗模式及其开采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5,32(3):101-105.
被引量:96
6
柏松章.碳酸盐岩底水油藏水驱油机理和底水运动特点[J]石油学报,1981(02).
7
李宗宇.
塔河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开发对策探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7,28(6):856-862.
被引量:41
8
李传亮.油藏工程原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5426-428.
9
韩大匡.油藏数值模拟基础[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10
张宁;梅胜文.塔河缝洞油藏水锥风险评价动态决策系统研究[R]新疆库车.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任玉林,李江龙,黄孝特.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57-59.
被引量:40
2
谢庆邦.
陕甘宁盆地中部气田碳酸盐岩储层特征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4,21(4):105-106.
被引量:2
3
陈志海,刘常红,杨坚,黄广涛,鲁新便.
缝洞性碳酸盐岩油气藏开发对策——以塔河油田主体开发区奥陶系油气藏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23-629.
被引量:25
4
李江龙,黄孝特,张丽萍.
塔河油田4区奥陶系缝洞型油藏特征及开发对策[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0-633.
被引量:33
5
康志江,李江龙,张冬丽,吴永超,张杰.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渗流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05,26(5):634-640.
被引量:94
6
张希明,朱建国,李宗宇,杨坚.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特征及缝洞单元划分[J]
.海相油气地质,2007,12(1):21-24.
被引量:60
7
李传亮,张学磊.
管流与渗流的统一[J]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2):252-253.
被引量:24
8
[1]叶得胜,王根长,林忠民等著.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前景.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54-55
9
[2]Anselmetti F S, Luthi S, Eberli G P.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arbonate pore systems by digital image analysis. AAPG Bul,1998,82(10): 1815-1836
10
叶德胜,新疆塔里木盆地北部储层沉积、成岩特征及储层评价,1995年
共引文献
352
1
张慧涛,杨敏,汪彦,杨德彬,徐珊,刘洁.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古暗河岩溶期机械充填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2021,35(6):12-17.
被引量:1
2
马乃拜,马新平,李峰,卢志强.
顺北1号带奥陶系断控缝洞体属性融合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5):109-113.
被引量:1
3
李小云.
海上碳酸盐岩油田开发实践[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20(5):100-104.
4
龙秋莲,朱怀江,谢红星,刘强,白凤鸾,陈秋芬.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堵水技术室内研究[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9,36(1):108-112.
被引量:26
5
邸元,彭浪,WU Yu-shu,康志江.
缝洞型多孔介质中多相流的有限体积法数值模拟[J]
.计算力学学报,2013,30(S1):144-149.
被引量:9
6
赵建,李冰,罗云,马海龙.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地质储量计算方法[J]
.中国石油勘探,2015,20(3):38-44.
被引量:13
7
钟广法,刘瑞林,柳建华,祁兴中,马勇.
塔北隆起奥陶系古岩溶的电成像测井识别[J]
.天然气工业,2004,24(6):57-60.
被引量:27
8
徐亚飞,匡建超,胡远来,郝继鹏.
塔河3号油田奥陶系溶蚀缝洞和产能的灰色遗传横向预测[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3):40-42.
被引量:1
9
任玉林,李江龙,黄孝特.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开发技术政策研究[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4,11(5):57-59.
被引量:40
10
李纯泉,陈红汉,张希明,陈汉林.
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流体包裹体研究[J]
.石油学报,2005,26(1):42-46.
被引量:43
同被引文献
25
1
朱蓉,楼章华,鲁新便,金爱民,苏丹阳.
塔河油田缝洞单元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开发动态[J]
.石油学报,2008,29(4):567-572.
被引量:15
2
康玉柱.
中国古生代碳酸盐岩古岩溶储集特征与油气分布[J]
.天然气工业,2008,28(6):1-12.
被引量:83
3
李宗宇.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油井见水特征浅析[J]
.特种油气藏,2008,15(6):52-55.
被引量:25
4
邓明,张国枢,陈清华.
基于瓦斯涌出时间序列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报[J]
.煤炭学报,2010,35(2):260-263.
被引量:39
5
刘昱,魏宏让.
缝洞型底水油藏见水时间预测方法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3):13-14.
被引量:2
6
鲁新便,蔡忠贤.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古溶洞系统与油气开发——以塔河碳酸盐岩溶洞型油藏为例[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0,31(1):22-27.
被引量:108
7
周世新,宋振响,王保忠,贾星亮,李靖.
塔里木盆地深层碳酸盐岩中有机质特征[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38(3):287-293.
被引量:13
8
金振奎,余宽宏.
白云岩储集层埋藏溶蚀作用特征及意义——以塔里木盆地东部下古生界为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1,38(4):428-434.
被引量:59
9
王敬,刘慧卿,徐杰,张宏方.
缝洞型油藏剩余油形成机制及分布规律[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5):585-590.
被引量:50
10
李鹏,康志宏,龙旭,范倩倩.
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单井生产规律[J]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32(1):91-96.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6
1
陆纪德.
搞活国有冶金企业──跨世纪的难题[J]
.冶金管理,2000(4):55-55.
2
龙喜彬,曾清勇,刘国昌,闫小勇.
缝洞型油藏见水预警软件系统研究[J]
.国外测井技术,2018,39(4):74-77.
3
龙喜彬,曾清勇,刘国昌,闫小勇.
缝洞型油藏见水预警软件系统研究[J]
.石油工业计算机应用,2018,26(2):56-59.
被引量:2
4
王利刚.
缝洞型油藏水侵预警信号特征浅析[J]
.石化技术,2021,28(1):104-106.
5
王吉祥,张冬梅,康志江,李金平,王富豪.
基于LSTM的缝洞型油藏水淹异常模式识别及预警[J]
.地质科技通报,2021,40(5):316-322.
被引量:1
6
龙喜彬,曾清勇,刘国昌.
缝洞型油藏油井见水预警定量图版研究[J]
.中国科技成果,2023,24(18):16-20.
二级引证文献
3
1
陆纪德.
搞活国有冶金企业──跨世纪的难题[J]
.冶金管理,2000(4):55-55.
2
王利刚.
缝洞型油藏水侵预警信号特征浅析[J]
.石化技术,2021,28(1):104-106.
3
张文彪,段太忠,何治亮,赵华伟,刘彦锋,鲍典.
碳酸盐岩古溶洞层级约束地质建模方法探讨:以塔河油田奥陶系某缝洞单元为例[J]
.地质科技通报,2022,41(3):273-281.
被引量:5
1
赵如善,张建芳,李学忠.
浅议气井生产预警机制在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A02):267-267.
2
王传平,王玉青.
建立思想政治工作预警机制[J]
.中国石油石化,2004(11):83-84.
3
路峰,李本琼,王延燕,杨春晖.
探讨造成油井躺井的影响因素与治理措施[J]
.中国科技博览,2013(13):256-256.
4
李志强,龚旗林,张光波.
油藏经营管理区设备预警管理机制的建立[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17):77-77.
5
周大君,王树芝,唐善花.
浅谈造成油井躺井的主控因素与治理对策[J]
.中国科技博览,2013(9):69-69.
6
薛淑霞,高振涛,张宝辉,任宝玉,葛君.
流量及含水分层测试技术[J]
.油气井测试,2004,13(1):54-55.
被引量:1
7
黄耀,吴兰平,杨阿玲.
高含水水平井剩余油潜力研究[J]
.能源与节能,2014(6):24-25.
8
姚永君,刘文锐.
AKN油田控水稳油措施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35(22):147-148.
9
周岩.
探讨影响油井躺井的主控因素与治理途径[J]
.中国科技博览,2013(2):227-227.
10
王春丽,孙彦灵.
思想政治工作建立预警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石油和化工,2008(8):39-40.
西部探矿工程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