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研究 被引量:2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是寻衅滋事罪中的重要类型,也是司法实践中适用最多但又争议最大、最难理解的类型。针对"两高"于2013年7月下发的《关于办理寻衅滋事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随意殴打型寻衅滋事罪的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加以分析。"随意"表主观要素,体现行为人的犯罪动机,肯定本罪中流氓动机的成立,对其应做扩大解释,不仅包括寻求精神刺激的流氓动机,在一定层面上也可以涵盖报复性的动机。将"多次随意殴打他人"中的"多次"理解为二年内随意殴打他人三次以上。本罪中的伤害程度不排除致人重伤、死亡,运用想象竞合犯的理论予以判断。
作者 刘红艳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3-48,共6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5

  • 1张明楷.新刑法与客观主义[J].法学研究,1997,19(6):91-103. 被引量:76
  • 2http://tech.sina.com.cn/i/2010-10-04/01064716866.shtml.,访问日期:2010年10月20日.
  • 3黄秀丽.《判决谁都不满,哪儿出了问题》,载《南方周末》2010年10月28日A4版.
  • 4孔庆平,蔡枢衡.刑法思想研究[M].刑事法评论(9).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34.
  • 5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731页.
  • 6冯英菊.《寻衅滋事罪实务问题研究》[A].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1卷)[C].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288-289页.
  • 7张明楷.刑法学(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 8张明楷.《刑法学》(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78页
  • 9陈兴良.《规范刑法与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5页.
  • 10最高人民法院2006年1月11日《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

共引文献87

同被引文献147

引证文献20

二级引证文献4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