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庄子与尼采的生命美学比照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庄子和尼采在通向"逍遥游世"与"醉艺狂欢"的自由之境时,庄子主张个体应依托"心斋"、"坐忘"的方式来荡涤一切违背本性的外在羁绊,达求返璞归真、与道为一、自在逍遥的自然澄明之境;尼采则追求个体要历经从骆驼、狮子、小孩的精神变形,持守本真性灵,最终成为具有强力意志的充满激情与创造活力的生命舞者。庄子的"至人"和尼采的"超人"虽说皆是理想人格模式,但庄子推崇在"清静无为"中彰显性灵,尼采却信奉在"狂放有为"中创造人生。
作者 刘小兵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99-103,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 1李牧恒,郭道荣.自事其心:重读庄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1.
  • 2[德]尼采.查拉特斯图拉如是说[M].徐梵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106.
  • 3[德]尼采.尼采全集(第5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15.
  •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779.
  • 5[德]尼采,赵登荣译.悲剧的诞生[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0
  • 6[丹麦]勃兰兑斯.弗里德里希·尼采[M].安延明,译.北京:工人出版杜,1986:107.
  • 7[德]海德格尔.尼采十讲[M].苏隆,译.北京:言实出版社,2002:64.
  • 8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 9[德]尼采.快乐的科学[M].黄明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 10[德]尼采.瞧这个人[M].刘崎,译.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109-110.

共引文献6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