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唐代诗人狂者精神论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唐诗中有大量"狂"字,"狂"在唐代诗歌中所指主要有吟咏之狂、性情之狂和饮酒之狂等三个方面。唐代诗人的狂者精神在唐代的演进与唐代社会密切关联,亦与儒、释、道相关联。狂者精神具有促进唐诗的创新与超越、塑造唐代文人自信自负的人格范型等独特的文化内涵。
作者
岳五九
吴怀东
机构地区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Jiang-huai Tribune
关键词
狂
狂者精神
儒释道人格范型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9
1
许德楠.论杜诗中的“狂顾”、“狂走”和“狂歌”[J].杜甫学刊研究,2003,(2):21.
2
陶新民.
文人的狂狷[J]
.文史知识,2001(4):98-103.
被引量:1
3
吉川幸次郎冲国诗史[M].章培恒,骆玉明,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4
吴怀东.
自笑狂夫老更狂——论“狂”与杜甫文化精神[J]
.固原师专学报,2004,25(5):40-43.
被引量:9
5
胡遂.
从“平常心是道”看白居易平易浅俗诗风[J]
.文学评论,2007(1):37-41.
被引量:8
6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
牟宗三.周易演讲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8
莫砺锋.论杜甫的文化意义[J].杜甫学刊研究,2000,(4):17-18.
9
康震.
李白道家文化人格的哲学意义——兼论李白生命价值观的对立统一[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143-14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赵翼.《瓯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38页.
3
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4
杨匡汉.诗美的积淀与选择[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5
普济.《五灯会元》卷三,中华书局1983年版.
6
赜藏主.《古尊宿语录》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7
李贽.《焚书·答邓石阳书》.中华书局1961年版.
8
李贺.《苦昼短》.《李贺诗歌集注》卷三,第22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版.
9
孟郊.《吊卢殷》.《孟东野诗集》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0
元稹.《寄隐客》.《元稹集》卷五,中华书局1982年版.
共引文献
20
1
郭根群.
杜甫思想之“去儒化”研究[J]
.云梦学刊,2007,28(S1):71-73.
2
李天铭.
论李白诗歌中的儒、道文学观[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2):55-56.
被引量:1
3
许秋群.
五岳寻仙不辞远——李白山水诗的自由精神和宇宙境界的道文化意蕴[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9(1):47-49.
4
许丽燕.
“乐天知命,知足保和”——论白居易的浅俗诗风[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127-128.
5
邵明珍.
论白居易的“知足”与“不足”--兼论其忠州起复后之仕隐心态[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3):32-39.
被引量:5
6
陈光玖.
从李白人生境界谈养生文化[J]
.时代教育,2010(4):5-5.
7
于俊利.
2007年唐代文学研究综述[J]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2(6):16-24.
8
陈猛.
浅析洪州禅“无心”境界对白居易诗歌“无事”情思的影响[J]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9(11):36-38.
9
马虹.
论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J]
.学理论,2014(17):130-131.
10
莫道才.
沉郁顿挫背后的清狂——从任华《寄杜拾遗》看被忽略的杜甫清狂性格[J]
.杜甫研究学刊,2015(2):8-1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7
1
吴承学.
辨体与破体[J]
.文学评论,1991(4):57-65.
被引量:42
2
曾枣庄.
中国古典文学的尊体与破体[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4(1):59-70.
被引量:14
3
刘梦溪.
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及其消退(上)[J]
.读书,2010(3):65-72.
被引量:5
4
焦亚东.
“破体”:钱锺书批评文体的特征及意义[J]
.青海社会科学,2013(2):151-155.
被引量:1
5
陈永标.
试论隋唐文学思想的变革及文论的价值取向[J]
.广东社会科学,2016(5):167-175.
被引量:1
6
钱陈翔.
论唐代书风的尚法与尚意[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8(4):58-64.
被引量:4
7
翟景运.
唐代古文的艰涩文风及其影响[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7(5):90-95.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杨华.
“狂”在唐代的审美转化及其文化意蕴[J]
.文化遗产,2017(6):140-147.
2
任竞泽.
从书体到文体:“破体论”源流史述[J]
.江淮论坛,2020(4):167-173.
1
傅绍良.
论盛唐诗人的人格范型[J]
.晋阳学刊,2000(1):65-69.
2
烟晓红.
嵇康其人其诗的自然观[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7(2):182-183.
3
刘增人.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一)[J]
.鲁迅研究月刊,2001(9):4-11.
4
刘增人.
论鲁迅的人格范型(二)[J]
.鲁迅研究月刊,2001(10):4-20.
被引量:3
5
张清华,刘诗宇,赵亦然,施冰冰,余竹平.
“废人”的谱系学:颓圮的心灵史[J]
.长城,2016,0(4):155-157.
被引量:1
6
郑长安.
徐渭、董其昌文论比较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36-40.
被引量:2
7
熊明.
林冲:士人人格范型的寄寓[J]
.菏泽学院学报,2008,30(3):61-66.
被引量:1
8
梁羿.
一把狂人的尸骨——读《中国文化的狂者精神》[J]
.杂文月刊(文摘版),2013,0(3):61-61.
9
陈健.
人格范型的历史性蜕变──梁启超鲁迅与佛学关系的比较研究[J]
.鲁迅研究月刊,1996(12):12-17.
被引量:1
10
林霆.
《兄弟》(上)的生存意识与叙事伦理[J]
.小说评论,2006(1):64-67.
被引量:2
江淮论坛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