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危害食品安全犯罪防控对策探析
被引量: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犯罪越演越烈。本文在深入剖析危害食品安全犯罪事实特征的基础上,准确诊断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完善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立法;2.强化刑事司法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衔接;3.进行非刑事司法治理方式的探索。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防控体系的构建及完善。
作者
张远煌
徐苗
机构地区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党委
中国企业家犯罪预防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治研究》
2014年第2期31-37,共7页
Research on Rule of Law
关键词
食品安全犯罪
原因
防控
分类号
D917.6 [政治法律—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1117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4
1
吴喆,任文松.
论食品安全的刑法保护——以食品安全犯罪本罪的立法完善为视角[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10):55-59.
被引量:68
2
李科.《公安部公布十大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载《人民公安报》2011年3月23日.
3
《安徽农民加工4万斤死猪肉销往四省》,载《今日早报》2013年8月30日.
4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在公安部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的《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机关"亮剑"行动整体进展情况》.
5
张远煌、吴宗宪等.《犯罪学专题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9-43页.
6
[美]加里·S·贝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出版社1993年版,第55-56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9页.
8
刘建、钱品石主编.《金融刑法评论》(第1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5页.
9
[英]托·约·登宁.《工联和罢工》,1860年伦敦版,第35~36页.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2页.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肖元.
对食品安全刑法保护的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2):68-71.
被引量:32
2
彭玉伟.
论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规制的缺陷和完善[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9,30(4):23-26.
被引量:54
3
徐军,吴光升.
我国食品安全刑事责任框架建构[J]
.人民检察,2009(19):15-17.
被引量:13
4
田禾.
论中国刑事法中的食品安全犯罪及其制裁[J]
.江海学刊,2009(6):137-143.
被引量:35
5
卢建平.
加强对民生的刑法保护——民生刑法之提倡[J]
.法学杂志,2010,31(12):10-13.
被引量:64
共引文献
1117
1
张伟珂.
危害食品安全制假售假直接入刑法理探讨[J]
.刑法论丛,2021(1):154-184.
2
袁彬,杨喆.
单位结构视域下单位资格刑及其构建——以单位三元结构为中心[J]
.刑法论丛,2018,0(4):293-312.
被引量:2
3
屈永华.
宪政视野中的清末报刊与报律[J]
.法学评论,2004,22(4):115-121.
被引量:4
4
张奎良.
三维境界的合一:马克思言说的共产主义[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33-39.
被引量:15
5
于桂芝.
劳动和休闲的哲学基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再认识[J]
.社会科学战线,2004(4):235-237.
被引量:7
6
刘日明.
马克思的法哲学批判理论及其当代价值[J]
.人文杂志,2004(4):38-44.
被引量:1
7
李斯特.
超越“自由市场”与“监管国家”——从三鹿事件看改革中的国家与市场[J]
.交大法学,2013(2):90-102.
8
马长山.
法律的“人本精神”与依法治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10(4):35-42.
被引量:22
9
陈其人.
东西方经济发展同中有异的历史哲学——王亚南教授对经济史方法论的贡献[J]
.中国经济问题,2004(4):71-80.
被引量:1
10
张文喜.
历史唯物主义岂能谋取神学的支持——对洛维特《世界历史与救赎历史》的批评[J]
.学术月刊,2004,36(7):14-2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5
1
李慧织,宋超.
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对策探究[J]
.河南社会科学,2015,23(2):37-42.
被引量:7
2
冉翚.
我国食品安全危机成因与对策的法学思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1):47-50.
被引量:7
3
李锡海.
论市场文化与经济犯罪[J]
.法学论坛,2006,21(3):5-14.
被引量:3
4
http://heze.dzwww.com/sdxw/201407/t20140712-10635866.htm大众日报,食品安全犯罪新特点:作案更隐蔽"毒豆芽"等案多发.2014年7月12日.
5
http://www.food.he360.corn中国诮费者报,食安犯罪新特点:手段隐蔽链条性强.2013年5月20日.
6
http://www,chinaim.tom中国行业研究网.目前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2014年2月26日.
7
http://www.sda.gov.cn/WS01/C1-0005/99838.html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加大行刑衔接合作全力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2014年5月14日.
8
单勇,侯银萍.
犯罪的文化冲突论--基于中国转型社会的分析[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4(2):44-51.
被引量:18
9
吴情树.
《食品安全法》中刑事责任条款的设定——以附属刑法为研究视角[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6):100-105.
被引量:14
10
周光权.
明知与刑事推定[J]
.现代法学,2009,31(2):109-118.
被引量:94
引证文献
6
1
焦永霞.
食品安全犯罪防控对策探析——以甘肃省为例[J]
.南国博览,2019,0(3):56-57.
2
黎祎蓉.
医药食品安全犯罪新特征研究[J]
.商,2015,0(30):237-238.
3
王刚.
食品安全犯罪的成因与对策[J]
.法制与经济,2017,26(4):112-114.
4
湛英杰.
惩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困境与破解[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0(3):78-81.
被引量:1
5
李双其.
论食品犯罪现象[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8,32(2):1-12.
被引量:4
6
王嘉,李春雷.
回顾·反思·展望: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研究(1985-2019)[J]
.公安学研究,2020,3(5):68-9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郗伟.
防范和惩治食品安全犯罪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3):99-100.
2
林熙龙,李春雷.
危害食品安全已决刑事案件的犯罪学分析——以Z省258则案例为样本[J]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20,20(2):42-47.
被引量:3
3
王嘉,李春雷.
回顾·反思·展望: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研究(1985-2019)[J]
.公安学研究,2020,3(5):68-96.
被引量:3
4
姜乾.
肉类注水犯罪行为的影响因素与因应建议[J]
.食品工业,2023,44(4):340-346.
5
金晓伟,冷思伦.
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研究——从危害食品安全领域的576份裁判文书切入[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9(2):47-60.
被引量:5
6
段婉君,韩耀德,张均耀.
食品领域犯罪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路径研究——基于VOSviewer知识图谱分析[J]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2024,32(2):54-60.
7
刘昊月,齐思雨,孙茜沄,陈锦峰,胡定煜.
2017~2023年食品安全犯罪案件特征剖析及侦查对策研究[J]
.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4(5):122-129.
8
王宪伟,蒋丁丁,史轻舟,邵高耸,胡定煜.
微量物证在危害食品安全案件侦查中的作用及技术发展趋势[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24(16):13-16.
1
倪业群.
论社会危害性的认定及其轻重大小的判定[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1(3):37-41.
被引量:2
2
王玉琴,李柯.
转化型抢劫罪的客观条件[J]
.中国商界:上半月,2011(12):162-163.
3
郭亮.
有关我国刑法中因果关系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26):289-289.
4
唐世月.
犯罪客体不应作为犯罪构成要件[J]
.法学杂志,1998,19(6):28-29.
被引量:13
5
刘甡.
民事准用制度探析[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7(4):81-92.
被引量:12
6
曾粤兴,王志祥.
犯罪概念及其特征的结构分析[J]
.法学论坛,2003,18(6):62-67.
被引量:7
7
曲新久.
对当前经济犯罪特征的再认识[J]
.河北学刊,2007,27(4):165-169.
被引量:7
8
张小虎.
有组织犯罪的事实特征与刑法规定[J]
.法学家,2008(3):10-14.
被引量:4
9
范德繁.
论我国刑法中暴力行为的特征[J]
.人民检察,2007(06S):40-44.
被引量:5
10
陈立.
论贿赂应包括非财产性利益[J]
.法学杂志,1988,9(1):16-16.
被引量:1
法治研究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