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膀胱尿路上皮癌是世界范围内第6位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泌尿外科临床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1].按肿瘤的进展程度,将其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两种.对于局限性MIBC,根治性膀胱全切加盆腔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标准的治疗方式[2].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显示,MIBC在仅行手术切除膀胱并盆腔淋巴结清扫后,器官局限性且淋巴结阴性者5年总体生存率可达80%以上,但若发生膀胱壁外浸润则将大幅降低至40%~50%,若发生淋巴结转移则降至15%~30%[2-3].这种生存率的降低是由于肿瘤的高复发和高转移风险,且远处转移明显多于局部复发,提示复发可能大多与微小转移灶有关[2].
出处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2-15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Ur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