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IMS技术的特点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网融合的推进,全IP业务的运营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IMS技术特点着手,分析了IMS当前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
作者
孙志颖
机构地区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
出处
《信息通信》
2014年第2期235-235,共1页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s
关键词
IMS
网络融合
问题分析
分类号
TN915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16
1
李阳,申铉京,廉芳芳.
IMS网络多种鉴权机制的研究[J]
.微计算机信息,2008,24(9):42-43.
被引量:5
2
王向群.
NGN中的软交换与IMS[J]
.电力系统通信,2007,28(2):38-40.
被引量:4
3
陈卉.
下一代网络中的软交换和IMS[J]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2008(6):36-37.
被引量:1
4
张小云.
IMS2.0业务架构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0,23(2):139-141.
被引量:1
5
李奇.
探讨电信软交换IP承载网组网思路[J]
.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30(1):30-31.
被引量:1
6
邱钧,吴倩,周远明.
TD-LTE核心网EPC引入策略及组网方案研究[J]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2012,25(2):83-88.
被引量:11
7
李延军.
NGN与软交换的技术演进研究[J]
.知识经济,2012(8):93-93.
被引量:2
8
丛琳.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应用[J]
.电力系统通信,2012,33(3):52-55.
被引量:14
9
张澜.
基于IMS的融合通信业务发展前瞻[J]
.中国多媒体通信,2013(8):18-19.
被引量:2
10
周宝菊.
基于IMS架构的网络融合与业务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6):51-52.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4
1
王辰,李志锋,刘钧.
基于IMS的VoLTE语音业务实现方案的研究及优化[J]
.电信技术,2015(1):86-89.
被引量:16
2
赵秉斌,罗建华,王华.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应用[J]
.信息通信,2014,27(12):213-213.
被引量:8
3
李妍,王伟,张倩宜,何金.
IP多媒体子系统通信组网方案[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10):34-38.
被引量:3
4
李翔鹰.
基于PSTN固网与IMS互通的身份认证[J]
.计算机与网络,2019,45(10):59-61.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卢新奇,邵建.
Native RCS的技术架构研究与应用实践[J]
.移动通信,2015,39(15):29-32.
2
许奕平.
电力系统IMS交换网组网方案探讨[J]
.通讯世界(下半月),2015,0(10):93-94.
被引量:5
3
王梓,刘锐.
基于IMS的电力统一通信与协作应用技术研究[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6,14(2):45-49.
被引量:6
4
王小花.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站中的应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6,0(8):145-146.
被引量:2
5
李周,叶彬,范波,张连平,田月华,杨鹏.
IMS行政交换网在地市级及以下供电企业的接入模式探讨[J]
.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7,15(1):84-89.
被引量:4
6
郭宝,张阳.
基于信令消息的VoLTE接续时延优化[J]
.电信科学,2017,33(2):144-153.
被引量:4
7
张诗放.
Volte业务与技术实现方案的研究[J]
.华东科技(学术版),2017,0(6):10-10.
8
刘晟,颜辰凡,言语佳.
基于IMS的电力系统交换网研究[J]
.通信技术,2017,50(6):1232-1236.
被引量:4
9
颜辰凡,刘晟,言语佳.
IMS技术在电力系统交换网中的运用[J]
.通信技术,2017,50(7):1469-1473.
被引量:5
10
肖海,桂烜,何平,刘兆元.
双卡终端到双卡双VoLTE终端的技术演进[J]
.移动通信,2017,41(15):75-78.
被引量:2
1
成正勇.
浅析模块化手机[J]
.价值工程,2014,33(14):36-37.
被引量:5
2
胡云.
IP电话的技术基础及发展趋势[J]
.电子计算机与外部设备,1999,23(1):58-60.
被引量:1
3
洪钧,李爱军,徐勇积.
软交换技术的应用方案及面临的主要问题[J]
.电信技术,2002(1):21-24.
被引量:11
4
王立芳.
试述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如何影响现代通信技术[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0):45-45.
5
李玉童,王玉艳,章建雄.
网络处理器的体系结构技术研究[J]
.计算机工程,2004,30(22):195-196.
被引量:1
6
瞿志焱.
乡镇有线电视:前景与问题[J]
.有线电视,1993(2):19-20.
7
朱竹霞.
IP电话技术及展望[J]
.电子质量,2008(4):72-75.
被引量:3
8
叶新荣.
基于IMS架构NGN分析[J]
.江苏通信技术,2006,22(3):34-36.
9
叶新荣.
基于IMS架构NGN分析[J]
.信息技术,2006,30(8):21-23.
被引量:1
10
杨运年.
第三代移动通信TD-SCDMA标准的提出与形成[J]
.数据通信,2003(3):14-19.
信息通信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