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稀释接种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介绍了稀释接种法测定BOD的原理及方法,并根据长期测定大连地区生化需氧量所取得的经验,提供用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对生化需氧量的估计值确定稀释倍数的几种快捷方法,并对影响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
滕昱
杜瑜
机构地区
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大连分局
出处
《陕西水利》
2014年第2期148-149,共2页
Shaanxi Water Resources
关键词
大连地区
生化需氧量
水样稀释与接种
稀释倍数
分类号
X5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国家环保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M],1997.
2
水质分析方法标准汇编(上册)[M].水利部水环境监测评价研究中心.2004.
3
许雪莹.
生化需氧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J]
.交通环保,1999,20(3):32-35.
被引量:8
4
余福生.
测定生化需氧量(BOD_5)的水样接种与稀释技术探讨[J]
.宁夏石油化工,2004,23(1):23-2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肖国起,陈铁熔.
YSI58型溶解氧仪的性能与测试[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2):33-34.
被引量:1
2
张莘民,姚超,冯擎.
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稀释比的选择[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2):48-49.
被引量:4
3
陈花果,黄彩海.
测定BOD_5确定水样稀释倍数的各种方法[J]
.中国环境监测,1994,10(4):35-38.
被引量:10
4
宋仁元(译).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M].北京: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1985..
5
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3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6
杨新华,刘秀芳,曲爱丽,李密苏.
浅谈BOD_5的质量控制[J]
.中国环境监测,1997,13(2):45-47.
被引量:2
7
王子捷,陈艳玲.
水中溶解氧在受振动影响下的保存条件[J]
.中国环境监测,1990,6(3):43-46.
被引量:2
8
杨汉,彭晓燕.
水样BOD_5测定中稀释倍数的正确选取[J]
.环境污染与防治,1992,14(6):28-29.
被引量:8
9
章永良.
废水BOD_5测定中稀释倍数的确定[J]
.中国环境监测,1991,7(1):53-55.
被引量:10
10
汪凤林.
接种液对仪器法测定水中BOD_5值的影响[J]
.中国环境监测,1991,7(4):50-51.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10
1
李国栋,王远,张月,付斌.
高寒地区冬季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的研究[J]
.黑龙江环境通报,2019(4):45-51.
被引量:1
2
张静,崔建升,刘辉,孟祥芳.
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方法进展[J]
.河北化工,2006,29(1):12-15.
被引量:11
3
崔建升,张静,魏复盛.
生化需氧量(BOD)测定技术进展[J]
.中国环境监测,2006,22(3):85-87.
被引量:7
4
陈丽琼,胡勇,余东波.
pH值对滇池水样生化需氧量测定的影响研究[J]
.环境科技,2011,24(A02):85-87.
被引量:1
5
张志明.
浅谈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几点体会[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19):14-15.
被引量:3
6
周海燕,张晓郁.
生化需氧量质控样品的测定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39(7):130-132.
被引量:2
7
王峰,冉曦,高鹏程,李书新.
稀释接种法进行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试方法探讨[J]
.广州化工,2015,43(24):167-168.
8
李晓曼,舒丽,李敏,蔡伊莎.
稀释与接种法在分析BOD_5过程中系列问题探讨[J]
.环境科学导刊,2018,37(A01):164-168.
被引量:6
9
汤瑜,刘佳,徐磊.
稀释法测定生化需氧量的品管基准与最新趋势[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2,40(3):169-171.
10
周丽珍,黄成,丁炜炜.
多种BOD_(5)专用接种液接种效果的比对分析[J]
.云南化工,2022,49(5):34-3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8
1
周元清,申时座,史云东,张晔伟.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测定中接种液的几种获取方法[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3):61-67.
被引量:3
2
杨斌,刘静,陈曜.
生化需氧量(BOD)接种液的获取方法以及加入量的研究[J]
.环境科学导刊,2010,29(1):93-94.
被引量:9
3
丁梅梅.
BOD_5测定中以花园土浸出液作为接种液使用量季节差异探讨[J]
.青海环境,2012,23(2):93-95.
被引量:1
4
廖燕庆.
测定生化需氧量(BOD_5)时接种液的一种获取方法[J]
.广西化工,2001,30(3):9-11.
被引量:2
5
丁厚钢,曾丹,商颖欣.
不同接种液对BOD_5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J]
.治淮,2016(12):52-53.
被引量:1
6
贾梦鑫,鲁盛静,陈光辉,周骕坤.
一种测定BOD_5接种液的获取方法的研究[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8,38(8):65-68.
被引量:1
7
佘琼虹,林颂雄,许广元,范江平.
废水BOD5分析过程中的问题探讨[J]
.当代化工研究,2020,0(1):102-103.
被引量:3
8
曹阳.
稀释与接种法测定BOD_5的探讨[J]
.环境工程,2014,32(S1):138-14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苏党林,李朋博,任少云.
不同接种液对BOD_(5)测定结果的影响初探[J]
.水利科技与经济,2021,27(9):49-51.
1
刘力.
生化需氧量快速测定法的样品预处理[J]
.中国环境监测,2007,23(5):5-6.
被引量:6
2
耿燕,陈哲,顾海峰.
稀释接种法测定五日生化需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6,13(5):45-45.
被引量:2
3
李坚,陈静.
稀释接种法测定BOD_5[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1998,10(4):40-41.
被引量:5
4
钱梅芳,朱义年,覃鸿东.
竹炭吸附去除糖蜜酒精废水中COD的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32(10):5-8.
被引量:6
5
陈丽琼,茹婉红,胡勇,余东波,茹菁宇.
生化需氧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及现状[J]
.绿色科技,2013,15(2):138-141.
被引量:5
6
JosieGlausiusz,乔和鸣.
缓解温室效应的快捷方法[J]
.科学与生活,2003(3):6-6.
7
林剑伟.
稀释接种法测定水中BOD5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
.环境与生活,2014,0(3X):66-67.
被引量:5
8
张莘民,姚超,冯擎.
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稀释比的选择[J]
.中国环境监测,1993,9(2):48-49.
被引量:4
9
李啸龙,于志强,毕钦祥,史振.
生化需氧量测定探讨[J]
.治淮,2010(12):65-66.
被引量:1
10
浦燕泳,刘海洋.
对生化需氧量测定中稀释度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1993,13(5):32-34.
陕西水利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