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9
-
1于海琴.劳教人员早期父母抚养方式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5(3):40-44. 被引量:22
-
2罗清旭,邓芝兰.父母离异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调查[J].心理科学通讯,1989,12(2):47-49. 被引量:31
-
3夏勇.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长期效应[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7(2):7-13. 被引量:20
-
4张铁成,李淑民,谭欣.离异家庭子女情绪情感特点及变化过程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1):1-8. 被引量:20
-
5陈会昌,张东,张慕蕴,魏明霞.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3):173-177. 被引量:40
-
6吴靖,陈金赞,叶忠根,王治玉.离婚家庭儿童学习活动的问题及成因[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6(4):194-202. 被引量:16
-
7陈庆华.浅谈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及对策[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5):47-51. 被引量:2
-
8苏晓丽.关于家庭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综述[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5):69-77. 被引量:1
-
9吕萌.离异家庭青少年犯罪动机研究[J].青少年犯罪研究,2002(2):23-27. 被引量:2
-
10刘朝捷.离异家庭环境导向及对其子女心理的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6):28-31. 被引量:11
二级引证文献13
-
1刘恒志,樊国福.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及对策研究[J].中国监狱学刊,2004,19(4):18-23.
-
2周进国,黄彦军.个案研究:体育社会问题的一个研究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2):133-136. 被引量:12
-
3吴春辉.浅谈当代青少年犯罪心理的成因以及预防对策[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6(1):54-56. 被引量:1
-
4田国秀,胡蝶.离异家庭青少年的媒体形象:偏见与纠正[J].人文杂志,2013(4):117-123. 被引量:4
-
5周晓东,石军.建构“问题学生”教育治理的体系论[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5(12):65-68. 被引量:2
-
6赵霞.青少年犯罪家庭因素的类型化及预防对策[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7(5):34-41. 被引量:8
-
7王曦影,温欢,仇雪郦.北京青少年对父母离异和再婚的解读与应对[J].社会与公益,2018,0(9):66-75. 被引量:1
-
8孙蕾.青少年犯罪的家庭因素分析[J].才智,2014,0(15):233-233. 被引量:2
-
9吕美怡.浅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21):218-219. 被引量:1
-
10胡蝶.离异家庭子女的媒体负面形象与纠正[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1(13):14-19.
-
1胡晓梅.浅析转型时期家庭变迁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J].兰州学刊,2008(S1):74-75. 被引量:2
-
2张军.家庭变迁对教育的影响[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22):67-67.
-
3李广森,雷振刚.家庭变迁的法律之维[J].检察风云,2009(5):10-11.
-
4方晓华.论维吾尔族的家庭及其变迁[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0(3):60-65. 被引量:8
-
5家庭教育缺失酿就的苦果[J].法治与社会,2004(9):8-9.
-
6吴涤.中国家庭变迁视野下的家长教育研究[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0(1):80-81. 被引量:1
-
7李兴平,石慧玺.清末民初甘肃家庭嬗变刍议[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26-29.
-
8王石泉.中国家庭的变迁及其对养老保障的影响[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5):60-63. 被引量:2
-
9江光友.论家庭主体性的建构及其可能[J].新西部(中旬·理论),2014(11):12-13.
-
10杜江涌.“社会公平”语境下的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129-132. 被引量: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