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辽东地区玉米生产合理密植栽培技术的探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辽东地区玉米种植现状,经过试验示范与实践调研,明确了在本区域示范应用合理密植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产量和玉米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旨在介绍玉米品种合理密植的增产原因,提出合理应用密植品种或缩距增密栽培技术,进一步挖掘辽东玉米增产潜力,提高栽培技术水平,达到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作者
姜德福
机构地区
丹东农业科学院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第1期57-59,共3页
Liaoni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辽东地区
玉米生产
合理密植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4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37
同被引文献
8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7
1
史振声,王延波,李凤海,朱敏.
密植型玉米品种在辽宁省成功推广给我们的启示[J]
.辽宁农业科学,2010(1):40-42.
被引量:11
2
孙平.
辽宁省玉米栽培发展趋势、存在问题及对策[J]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6):11-13.
被引量:6
3
佟屏亚.
中国玉米生产形势和技术走向[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0):5-7.
被引量:10
4
杨世民,廖尔华,袁继超,陶永清,李代玺.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18(4):322-324.
被引量:173
5
王铁生.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及装备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3):3-4.
被引量:5
6
薛珠政,卢和顶,林建新,杨人震.
种植密度对玉米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J]
.玉米科学,1999,7(2):52-54.
被引量:123
7
王铁固,赵新亮,马娟,张怀胜,陈士林.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6-18.
被引量:40
二级参考文献
24
1
滕树川.
不同密度对夏播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76-77.
被引量:23
2
刘武仁,刘凤成,冯艳春,郑金玉,罗洋,邱贵春,蔡洪岩.
玉米不同密度的生理指标研究[J]
.玉米科学,2004,12(z2):82-83.
被引量:58
3
张永科,黄文浩,何仲阳,马永平.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4,13(4):98-103.
被引量:31
4
马兴林,关义新,逄焕成,王庆祥,凌碧莹.
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杂交种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5,13(3):84-86.
被引量:81
5
张明友,张新,王振华,张前进,王金召,马巧云.
郑单22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0):166-168.
被引量:22
6
李士华,吴喜权.
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技术[J]
.现代化农业,2006(2):17-17.
被引量:4
7
许猛,苗强,张凤丽,艾立雄.
玉米140cm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技术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6(3):45-47.
被引量:6
8
马瑞霞,张爱芹,刘文成.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夏玉米生产力和主要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171-173.
被引量:18
9
杨国虎,李新,王承莲,罗湘宁.
种植密度影响玉米产量及部分产量相关性状的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57-60.
被引量:213
10
史振声,张喜华.
对东北地区高秆大穗型玉米品种的成因分析与思考[J]
.玉米科学,2006,14(B07):145-147.
被引量:15
共引文献
337
1
胡军,魏开锋,郭鹏程,刘万,于汇琳,潘洪玉,张鑫生.
11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等性状的配合力与遗传参数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20,0(6):5-10.
被引量:4
2
赵阳佳,王晔,张震东,南张杰,谢皓,李润枝.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东北农业科学,2020,45(1):17-20.
被引量:14
3
张中东,王璞,何雪峰,罗坤.
不同密度处理对紧凑型玉米农大486叶片生长发育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04,12(z1):91-93.
被引量:16
4
王璞,王启现,鲁来清,申丽霞,张红芳.
开展规范种植,提高玉米商品竞争力[J]
.玉米科学,2004,12(z2):45-49.
被引量:1
5
周波,胡学安,魏良明,薛华政,吴国强,黄凌.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新品种郑单136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S1):107-110.
被引量:3
6
栗利元,张志杰,张未芳.
精量点播耧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5,13(z1):148-149.
被引量:3
7
高亚男,曹庆军,韩海飞,崔金虎,王洪预.
不同行距对春玉米产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73-76.
被引量:31
8
徐艳荣,孙发明,焦仁海,侯宗运,刘兴二,刘武仁.
不同品种的边际效应对玉米产量影响分析[J]
.玉米科学,2010,18(2):85-87.
被引量:8
9
李凤海,史振声,张世煌,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朱敏,刘红军.
对辽宁省玉米种植密度偏稀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
.玉米科学,2010,18(3):113-116.
被引量:40
10
陈鹏飞,陶洪斌,王存凯,孟祥盟,王璞.
吉林省东部地区种植密度对玉米物质积累和灌浆特性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13,28(S1):125-13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89
1
王立春.
充分发挥磷肥后效作用是实现玉米节本增效的重要举措[J]
.玉米科学,2004,12(z2):91-94.
被引量:7
2
张彬,何红波,赵晓霞,解宏图,白震,张旭东.
秸秆还田量对免耕黑土速效养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玉米科学,2010,18(2):81-84.
被引量:29
3
佟屏亚.
旱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1994(7):8-9.
被引量:4
4
郭银巧,李存东,赵春江,郭新宇.
玉米栽培理论及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进展[J]
.玉米科学,2005,13(1):95-98.
被引量:15
5
卜俊周,岳海旺,谢俊良,彭海成,张洪彬.
玉米品种耐密性研究及耐密型育种的思考[J]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12):44-46.
被引量:5
6
杨克军,李明,李振华.
栽培方式与群体结构对寒地玉米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11):157-160.
被引量:31
7
姜子绍,宇万太.
农田生态系统中钾循环研究进展[J]
.应用生态学报,2006,17(3):545-550.
被引量:43
8
燕天.
黑龙江省积温带的划分[J]
.北方园艺,1996(6):64-67.
被引量:2
9
赵延明,董树亭,宋希云,于文,吕文明.
玉米育种目标与生产机械化[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9(4):24-26.
被引量:16
10
谢瑞芝,李少昆,李小君,金亚征,王克如,初震东,高世菊.
中国保护性耕作研究分析——保护性耕作与作物生产[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9):1914-1924.
被引量:107
引证文献
5
1
周庆双.
浅谈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6,36(20):65-65.
被引量:3
2
姜宇博,蒋和平,钱春荣,李梁,宫秀杰,李爽,胡月.
我国玉米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及提升途径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2019,47(5):12-15.
被引量:15
3
姚玉波,张树权,赵东升,于莹,郭永利,刘岩,陈思,兰运财.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玉米丰产增效栽培模式效果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0):11-15.
被引量:3
4
王娟.
辽东地区玉米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分析[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21,33(5):85-87.
被引量:5
5
李泳言.
玉米密植栽培技术探讨[J]
.农家参谋,2018(21):66-66.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周厚川.
玉米种植管理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17,37(29):55-55.
被引量:1
2
张秀青.
浅析玉米栽培管理技术的有效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7,37(13):114-114.
3
王悦悦,杨佼,周娟.
贵州省杂交玉米生产技术推广研究[J]
.山西农经,2019,0(11):99-100.
4
张倩,谢正敏,安明哲,魏金萍,叶华夏,黄箭.
酿酒专用粮基地酿酒玉米生长过程稳定同位素研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45(24):27-32.
被引量:2
5
王俊鹏,历艳璐,魏洪磊,赵洪祥,边少锋,王焕军,张治安.
高寒区玉米地膜覆盖抗逆丰产增效技术模式光热资源利用效率分析[J]
.南方农业,2019,13(30):39-41.
被引量:1
6
赵洪祥,边少锋,马金宝,方向前.
坡耕地玉米抗逆增碳栽培技术模式高产高效分析[J]
.今日农业,2019(12):64-64.
7
张谋草,张俊林,赵玉娟,张可心,周忠文,车向军.
温度变化对陇东地区玉米不同器官生长率和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3):84-90.
被引量:4
8
姚玉波,张树权,赵东升,于莹,郭永利,刘岩,陈思,兰运财.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玉米丰产增效栽培模式效果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0(10):11-15.
被引量:3
9
刘继忠.
玉米种植环境条件与技术应用的探讨[J]
.农村科学实验,2020(31):41-42.
10
刘小飞,刘祖贵,肖俊夫,刘战东,宁东峰,赵犇.
不同生育期淹涝对夏玉米叶片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2021,39(9):937-943.
被引量:3
1
孙长青.
玉米密植品种增产的有效措施[J]
.农技服务,2012,29(3):276-276.
被引量:2
2
刘爽.
吉林省中部不同时期玉米病虫害防治[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3(10):24-24.
3
卢正义,荆晓莎.
提高紧凑型玉米单产的几个技术环节[J]
.种子科技,2010,28(4):47-48.
4
高富.
富锦市玉米新品种鑫鑫1号高产配套技术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92-93.
5
寇永春.
2014年新民市玉米新品种品比区域试验[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34-35.
6
梁丽娟.
玉米密植品种栽培分析[J]
.南方农业,2015,9(21):67-67.
7
任秀峰,周军.
浅水藕高效栽培技术[J]
.中国果菜,2011,31(5):4-5.
被引量:2
8
刘宝泉,胡桂芳.
大豆密植品种 吉密豆1号栽培技术[J]
.农村科学实验,2006(4):11-11.
被引量:1
9
赵天武.
水稻稻飞虱防治技术[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21).
被引量:1
10
曹晓明.
关于对太原市智慧农业实践调研[J]
.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3):35-36.
辽宁农业科学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