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美学新探的方法与视域 被引量: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近些年来,美学新探的尝试在不温不火的境况中进行,所涉及的相关方法与视域委实不少。在笔者看来,历史哲学的下述立场同样适用于美学研究,即:我们与我们所在的当下,不仅向过去开放,也向未来开放。这就是说,过去、现在与未来三者交汇互鉴,继往开来,在历史效果意识与解释经验上形成某种内在有机的统合性,从而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流变更新的艺术创构与美学发展,同时也育养着人类主体的审美趣味与判断能力。
作者 王柯平
出处 《哲学动态》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1,共11页 Philosophical Trend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4

  • 1王柯平.《心灵诗学的实践准则》与《身体诗学的境界与追求》,见《(理想国)的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88-181页.
  • 2Malcolm Budd, Values of Art: Pictures, Poetry andMusic, Penguin Books, 1995, p. 5, p. 1.
  • 3盖格尔.《艺术的意味》,艾彦译,译林出版社,2012,第191-193页.
  • 4岩城见一.《感性论》.商务印书馆,2008.第78页.
  • 5Henz Paetzold, Asthetik der neueren Moderne, Stutgart, 1990, p. 150f. ) ; 第 196 - 198 页.
  • 6Bernard Bosanquet, A History of Aesthetic, Meridian Books, 1957, p. 18.
  • 7沃尔夫冈·韦尔施.《哲学与艺术--多变的关系》,杨宏芹译,见汝信主编.《外国美学》第21辑,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第304页.
  • 8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trans. C. Lanhardt,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4, p. 468.
  • 9Lambert Zuidervaart, Adorno' s Aesthetic Theory: The Redemption of Illusion, Cambridge, Mass. : The MIT Press, 1994, p. 60, p. 61, pp. 49 -50, pp. xvii - xx.
  • 10T. W. Adorno, Aesthetic Theory , trans. Robert Hullot-Kentor,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2, p. 337.

共引文献2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7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