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教育观念与正确的社会期望——关于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2
出处
《山东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9-21,共3页
Shandong Education Research
同被引文献12
-
1唐景莉.《适度超前:中国教育的新发展观》,《中国教育报》2001.3.7.
-
2李京文.《教育.知识经济的先导产业》,《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第280页.
-
3陈培瑞.《教育大视野》.青岛海洋出版社,第308页.第153页.
-
4陆谟开.《21世纪高等教育观念的更新》,《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第405页.
-
5刘吉.《按照"三个面向"改革中国教育》,《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第97页.
-
6邓晓春.《科教兴国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与行动》,《我的教育观》,广东教育出版社,第508页.
-
7孙志军.过度教育:西方的研究与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01,22(5):38-43. 被引量:39
-
8陈维仁.构建三教并立的高中段教育体系全面发展高中段教育[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16(3):95-97. 被引量:3
-
9胡银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有效供给不足的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1,21(8):19-22. 被引量:9
-
10邢晖.试论高中阶段职普教育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策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3(4):79-84. 被引量:21
-
1秦秀妙.浅析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农业职业教育,2007(4):25-27. 被引量:1
-
2程芳.高职院校办学特色构建思路的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中),2014(9):22-24.
-
3吉亮.高职商科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探讨[J].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0(2):6-9. 被引量:1
-
4皇甫梅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压力的特殊成因与对策浅探[J].成人教育,2007,27(8):22-23.
-
5白士霞.中职数控专业之教改探索[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6,0(48):8-8.
-
6张丽娟,石彩秀,丁志鹏.聋生自我意识与社会期望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6):41-45. 被引量:5
-
7聂然,李盛聪.成人远程学习的特点与课程设计[J].继续教育,2004,18(12):72-73. 被引量:1
-
8杜新儿.中职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有效预防[J].职业教育研究,2008(8):49-50.
-
9徐远超,谭千保.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社会期望相关性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9(4):28-30. 被引量:10
-
10孩子交朋友,干涉还是放手?[J].家庭生活指南,2016,0(12):4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