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73-76,共4页
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Qingdao University
二级参考文献10
-
1周贝隆.数据、分析,战略判断和选择——关于高教发展问题的札记[J].科技导报,1993,11(3):42-45. 被引量:1
-
2周贝隆.证伪、求实──再谈高教发展数据的国际比较[J].科技导报,1996,14(9):49-51. 被引量:6
-
3周贝隆.高教发展规模的战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96,17(2):29-36. 被引量:30
-
4城乡储蓄存款年末余额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7)》,比例系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1)》公布的历年城乡人口数据折算后得出.
-
5中国21世纪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访国家教育委员会主任朱开轩”,《中国2l世纪经济走向-部省级领导干部访谈录》,邢俊芳主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P350-366.
-
6按UNESCO口径,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计算应以大学在校生数为分子,以18-22岁(由于中小学学制长短等不同,个别国家是17-2l岁或19-23岁.但都是5年的年龄段)年龄段人口作为适龄人口为分母来计算,但《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给出的毛入学率是按18-2l岁(4年的年龄段)的人口数为分母计算的(周贝隆先生也这样主张,其理由是中国的学制大专2-3年,本科大都4年.据我们了解,其它国家也大都如此),但是我们按毛入学率与在校大学生占人口的比例间的换算关系计算、检验的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计算出的1995年我国18-21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4.6%)与接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得到的结果(5.9%)严重不符;按5年即18-22岁计算的结果(7.1%)则与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得到的结果(7.6%)接近.因此,以18-21岁为口径计算毛入学率,实际上是在缩小分母的同时没有也无法相应地缩小分子.鉴于这一事实,再考虑到接UNESCO口径,大学在校生数应包括成人高校在校生数,而我国成人高校在校生数已接近普通高校,故我们主张仍应以UNESCO的口径为准。
-
7吴永亮,“人才匮乏-跨世纪的挑战”.经济日报,1998年1月25日第7版.
-
8实际上,只要毛入学率的口径相同,用这两个指标中的任何一个说明问题都是可以的,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毛入学率=在校学生数/适龄人口=在校学生数÷总人口/适龄人口÷总人口=在校学生占人口比例/适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这时需要指出,我们对《中国统计年鉴(1997)》和《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6)》给出的1996年相关数据进行了核实、计算,发现《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每万人口的大学在校生数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为分子计算的,没有包括研究生数,也没有包括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如果以此与UNESCO口径的数据进行国际比较,中国的数据会大大偏低.
-
9孔宪铎.“对教育的呼声”[J].科技导报,1995,(4):38-38.
-
10“高瞻远瞩,及早筹划,迎接挑战—关于制定2010年教育规划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
共引文献67
-
1别敦荣,石猛.潘懋元先生民办高等教育思想解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3,44(9):39-47. 被引量:1
-
2姚峰.对我国民办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90-92. 被引量:38
-
3郭文奇.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理念的思考[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4(3):4-7.
-
4王雪平,宋晓薇.我国高校学费定价的分析与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版)(中),2008(6):23-24.
-
5张淑敏.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经济学思考[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3(4):54-56.
-
6石慧霞.民办高校的投入机制和形成初探[J].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3(3):37-41. 被引量:2
-
7修志君.我国教育立法的回顾与展望[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16(4):41-45. 被引量:3
-
8杨秀芹,汪昌海.高校扩招与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的调节[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4(5):48-50. 被引量:1
-
9朱玉.民办高校持续发展的探讨——浙江树人大学20年发展轨迹的启示[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4(6):1-6. 被引量:2
-
10雷玉琼,毛洪建.失衡与均衡——基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4(4):18-2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20
-
1李建立.产业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14(7):7-10. 被引量:6
-
2韩锋.家庭投资高筹教育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J].东岳论丛,2000,21(3):91-94. 被引量:18
-
3孙茜.高等教育产业化的理论内涵与运作机制分析[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5,24(2):117-119. 被引量:4
-
4章茂山.中国民办高校组织文化探微[J].教育发展研究,2006,26(6):43-46. 被引量:9
-
5贾鸿.关于重庆市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的思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3(6):51-53. 被引量:2
-
6熊筱燕.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现状分析及政策建议[J].特区经济,2007(4):55-56. 被引量:7
-
7冒荣.关于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若干思考[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0,(3).
-
8杨东平.辨析“教育产业化”[N]南方周末,2004.
-
9禹平.关于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转型的思考[J].民主,2008(7):23-25. 被引量:1
-
10唐朝纪,唐克,赵曦,刘家强.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J].经济学家,1999(5):99-107. 被引量:13
-
1徐建春.树立教育产业观念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4):11-12. 被引量:1
-
2郑奇.关于转变教育观念的思考[J].内蒙古教育,1999,0(12):33-35. 被引量:1
-
3杨德广.确立教育产业观[J].教育发展研究,1999,19(5):7-8. 被引量:7
-
4王金龙.教育产业化悖论[J].成人教育,2007,27(10):38-39.
-
5徐晶.教育产业观念与企业教育[J].石油教育,2000(11):4-5.
-
6陈显平.让教育富有优雅和诗意——读《小学校 大雅堂——成都市实验小学教育创新研究》[J].人民教育,2013(10):62-62.
-
7谢政才.高教改革 观念先行[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2):110-112.
-
8秦立秀.发挥教育资金在学有优教中重要作用路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4).
-
9李海燕.入盟WTO对我国教育的影响[J].教育发展研究,2002,22(7):28-30. 被引量:5
-
10李杨俊.试析教育产业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6(S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