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冯煦诗歌考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说起鉴赏,本是一家之言,倘硬要标举"公心",未免就自欺欺人了。然平心而论,在一定时期内,论者言人人殊,却又不免彼此影响、渗透,也见得出"共识"的存在,视为定谳。本文拟以清末冯煦为例,辑考时人诸评,条分缕析,以见原委。
作者
王风丽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社科纵横》
2014年第2期123-126,共4页
Social Sciences Review
关键词
冯煦
汪辟疆
陈衍
《近代诗钞》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冯煦.蒿盒类稿[M].民国二年(1913)刻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三辑.
2
汪辟疆撰,王培军笺证.光宣诗坛点将录笺证[M].中华书局,2008.
3
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4
陈衍.近代诗钞不分卷[M].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
5
陈衍.石遗室诗话[M].民国诗话丛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6
冒广生.小三吾亭词话[M].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4690.
共引文献
12
1
巨传友.
论临桂词派形成的个体因素——以王鹏运为中心[J]
.柳州师专学报,2008,23(1):37-40.
2
范松义.
清代岭南的词学家族与家族词学[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8,15(6):64-68.
被引量:1
3
黄培,吴翔.
论易顺鼎“自开一派”的复古诗学[J]
.江西社会科学,2009,29(2):102-106.
4
蒋寅.
论王渔洋悼亡诗[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4):99-103.
5
米玉婷.
张之洞与其幕府中的诗人:陈衍[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3(2):84-85.
6
段怀清.
海上漱石生生平考[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5(4):50-56.
被引量:5
7
贺国强.
论陈衍的经学与诗学[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5):108-111.
被引量:1
8
邱睿.
清末民初京沪诗坛地位的转移——以结社为中心的讨论[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3):141-149.
9
苏建新.
陈宝琛:令林纾倾心卅载的闽海同道[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4,12(5):420-424.
10
朱则杰.
清末福州诗社“支社”考辨[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8(2):17-24.
被引量:4
1
郭帅.
秦观词中的“愁”与“泪”[J]
.青年时代,2014,0(16):12-14.
2
郭帅.
浅析秦观词中的“愁”与“泪”[J]
.青年时代,2013(22):1-2.
3
邓乔彬.
秦观“词心”析论[J]
.文学遗产,2004(4):76-86.
被引量:6
4
何旭,钱毓英.
皆为古之伤心人:晏几道与秦观词之比较[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04,22(12):81-83.
5
陈尤欣,朱小桂.
冯煦《论词绝句十六首之三》略论[J]
.作家,2008,0(16):120-121.
6
丁凤珠.
浅论《小山词》的深情回忆及其伤心词境[J]
.青年文学家,2011,0(1X):16-17.
7
贺超.
论秦观词的愁怨情结[J]
.芒种,2012(18):122-123.
8
陈硕.
《蒿庵论词》中的词学思想[J]
.新西部(理论版),2010(11):115-116.
9
周垚,齐程花.
谈晏几道和秦观词的个性色彩[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76-79.
被引量:1
10
孙旭升.
怀念汪辟疆先生[J]
.古今谈,2002(1):23-25.
社科纵横
2014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