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型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建立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1998年出现的“褚时健事件”曾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有关企业家权益的大讨论。但在一番振聋发聩的议论之后 ,此类悲剧仍然重复上演。本文就此作了详尽的分析 ,提出实行“股票期权制度”可有效防止“59岁现象”的再现 。
作者
赵刚
罗轶亮
机构地区
广州华南资讯科技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2001年第1期60-62,共3页
China Business and Market
关键词
国有企业
经营者
激励机制
股票期权制
分类号
F272.9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2
1
黄斌,聂祖荣.
激励股票期权的理论与实践[J]
.证券市场导报,1999(12):15-24.
被引量:8
2
赵奉军.
论激励问题与激励机制的设计[J]
.经济体制改革,1999(3):62-65.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
1
张维迎,吴有昌,马捷.
公有制经济中的委托人—代理人关系:理论分析和政策含义[J]
.经济研究,1995,30(4):10-20.
被引量:374
共引文献
16
1
王明虎.
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4(3):104-108.
被引量:1
2
王明虎.
上市公司会计利润操纵的成本与收益分析[J]
.财贸经济,2004,25(7):57-59.
被引量:1
3
余静.
论建立勘察设计单位的激励机制[J]
.城市勘测,2007(4):13-15.
4
余静.
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建立[J]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4):85-86.
被引量:5
5
毕克新,高岩.
美日公司治理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8,25(6):185-189.
被引量:8
6
刘正.
有限责任公司制下员工股权激励法律分析[J]
.价值工程,2010,29(2):97-98.
被引量:2
7
尹华清,忻红.
浅谈职工持股制、年薪制与股票期权制[J]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2):22-26.
8
程和元,李国平.
对产权激励机制的反思[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0,15(5):61-63.
9
陈兴述.
论经营者与所有者利益冲突与协调[J]
.重庆商学院学报,2000(1):40-43.
被引量:1
10
方向,方忠英.
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激励机制的探讨[J]
.金融与经济,2013(9):28-31.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
1
陈秀霞.
会计信息失真的经济学思考[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29-30.
被引量:3
2
郑利平.59岁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0,(4).
3
任桂花.
“59岁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机理[J]
.管理现代化,2000,20(3):18-19.
被引量:3
4
盛艳,盛乐.
“59岁现象”和人力资本产权[J]
.经济师,2002(4):28-29.
被引量:2
5
欧阳润平,余鑫.
从声誉理论看“59岁现象”[J]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8):32-33.
被引量:1
6
辛向阳.
中国企业家“59岁现象”实例调查[J]
.文明与宣传,2000(6):14-17.
被引量:1
7
刘超,谢太峰,毕海龙,古锋.
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析[J]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7(3):83-87.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吕春晓.
违约成本与责任人自愿履行岗位职责的关系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60-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陈建录.
我国农民培训管理制度的制约瓶颈与路径选择[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16(1):80-85.
被引量:2
1
乔世温.
珍惜企业家资源 维护企业家权益[J]
.新疆社科论坛,2003(2):23-24.
2
甄敏蔚.
上海企业至关重要找到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J]
.上海质量,2001(4):19-21.
3
何辉.
招标代理机构可以说“不”[J]
.中国招标,2005(06M):16-18.
4
姚季鑫在全国企业家论坛上的演讲[J]
.企业世界,2003(9):16-17.
5
孟小苏.
珍惜企业家资源 维护企业家权益[J]
.企业管理,2002(6):25-25.
6
企业家究竟代表谁[J]
.领导决策信息,1999,0(38):17-17.
7
上海推出造就企业家队伍的六项举措[J]
.新疆农垦经济,1995(5):64-64.
8
刘凌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刘俊海博士谈企业和企业家维权迫在眉睫[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4(12):16-17.
9
袁宝华.
刻不容缓:为企业和企业家维权[J]
.当代经济,2001,18(4):4-5.
10
王育琨.
任正非呼唤一线直接决策[J]
.华人世界,2009(5):23-23.
中国流通经济
200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