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万海同教授应用养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经验介绍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万海同教授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提出了"阴亏气虚,瘀阻脑络"是缺血性中风的重要病机,采用补肾养阴、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万教授用药精当,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临床上辨证用药,随症加减,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
杨珍
杨洁红
张宇燕
万海同
机构地区
浙江中医药大学
出处
《新中医》
CAS
2014年第4期13-15,共3页
New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补肾养阴
益气活血
万海同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85
同被引文献
50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8
参考文献
3
1
何华,王桂香.
老年期虚损痰瘀病机初探[J]
.陕西中医,2003,24(12):1101-1104.
被引量:17
2
万海同,杨进.
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J]
.中医杂志,1996,37(1):8-11.
被引量:59
3
万海同,王灿晖,杨进.
论养阴生津是治疗温病热瘀证的主要治法[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4):42-46.
被引量:15
二级参考文献
39
1
杨进,孟澍江.
滋养阴液在温病营血分证中之应用[J]
.中医杂志,1992,33(5):9-11.
被引量:22
2
戴春福,陈裔清,郑旭,叶锦先.
清营益气复方对家兔温病营分证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J]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3,3(3):149-151.
被引量:6
3
王建青.
衰老与老年病形成的关系及干预[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5):12-15.
被引量:9
4
王硕仁,郭自强,廖家桢.
六类十八种中药对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合成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3):167-170.
被引量:16
5
戴豪良,陈泽霖,宋庆礼.
阴虚证35例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分析[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7-9.
被引量:13
6
胡庆福,陈泽霖,戴豪良,章勤荣,王佩芳,陈依萍,潘晓霞.
阴虚光剥舌形成机理的研究[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3):153-155.
被引量:14
7
陈曙霞,常佩伦,郑新娟,陈铭生,谢秀兰,陈美芳.
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血瘀、阴虚、阳虚型的若干指标观察[J]
.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1):660-662.
被引量:2
8
万海同.养阴生津法对家兔热瘀模型t-PA活性和PAI活性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
9
王秋.养阴方对家兔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发热效应的影响[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6,20(2):131-131.
10
赵智强.凉血化瘀方对家兔DIC高凝期的作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4):218-218.
共引文献
85
1
于成瑶.
活血化瘀在治疗肺结核中的进展[J]
.青岛医药卫生,1996,28(8):39-40.
2
李琳.
糖尿病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8):473-475.
被引量:3
3
王长松.
中国当代老年人的体质特点探析[J]
.江苏中医药,2004,25(10):16-19.
被引量:47
4
龚一萍.
从肝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1-2.
被引量:2
5
龚一萍.
以肝为中心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29-30.
被引量:7
6
金兑炫,王灿晖,杨进.
阴虚与血瘀养阴和活血的关系辨识[J]
.中医药学刊,2004,22(12):2217-2219.
被引量:6
7
徐梓辉,陈大舜,周世文.
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分析及组方构想[J]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2):150-151.
被引量:11
8
别晓东,张国平,刘华,刘建仁,丁美萍,宋水江.
养阴益气通络方加减合用西药对缺血性脑中风患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3):236-238.
被引量:7
9
杨洁红,郭莹,别晓东,刘华,万海同.
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08-109.
被引量:8
10
江伟.
心血丹治疗冠心病63例[J]
.湖北中医杂志,1996,18(5):18-19.
同被引文献
50
1
万海同,严伟民,周佳音,郑筱祥.
应用光—色素法动脉血栓模型研究养阴益气活血冲剂的抗血栓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2):47-49.
被引量:3
2
张伯礼,王玉来,高颖,曹晓岚,高利,崔旦旦,毛秉豫,李涛,富春儒,吴迪,胡学军,林培政,韩景献.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与评价——附522例临床研究报告[J]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5,17(5):259-263.
被引量:48
3
杨洁红,郭莹,别晓东,刘华,万海同.
养阴益气活血方药对大鼠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9):108-109.
被引量:8
4
万海同,杨进.
论养阴是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J]
.中医杂志,1996,37(1):8-11.
被引量:59
5
肖弥彰,肖娟,徐上,林琳,官春云.
缺血性中风的中医治疗与数理模型分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6,13(5):259-262.
被引量:3
6
楼英.医学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371.
7
王永炎.临床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687.
8
杨洁红,张宇燕,王华锋.
养阴益气活血方对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抗凝和纤溶功能的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1):3-5.
被引量:19
9
吴文军.
针灸中药配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120例[J]
.中医杂志,2009,50(1):47-48.
被引量:3
10
郭莹,杨洁红,张恒义,傅旭春,张宇燕,万海同.
统计矩法评价养阴通脑颗粒各有效部位配伍在脑缺血再灌大鼠中的药动学变化[J]
.中国中药杂志,2010,35(4):493-496.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洪天一,韩一龙,梁超.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J]
.吉林中医药,2016,36(6):578-579.
被引量:8
2
唐利娟,覃永安,冯华越,赵权,朱洪.
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研究概况[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4):42-44.
被引量:1
3
万海同.
论缺血性脑卒中气阴两虚致血瘀的基本病机与养阴益气活血治法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1):1-4.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
38
1
刘巍,王晓宇.
黄芪赤风汤合补中益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NSE、BDNF水平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3,41(10):148-151.
2
宋雪云,王少伟,吴胜峰,彭亮,李曼.
虫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丹红注射液对风痰瘀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清炎症指标的影响[J]
.四川中医,2022,40(10):131-135.
被引量:9
3
雷华平,陈建华,张万桂,杨松柏.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遗症[J]
.吉林中医药,2017,37(8):835-837.
被引量:25
4
宋卫平,艾合麦提.艾肯.
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后遗症临床疗效观察[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3):46-47.
被引量:6
5
林晓玲.
益气活血、燥湿化痰中药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7):149-151.
被引量:7
6
张艳艳,闫旭.
加服补阳还五汤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4):20-22.
被引量:9
7
曾德毅,黄楚栓,蔡彦.
益气活血方联合针灸对脑梗死下肢偏瘫患者氧化应激指标和肢体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9,26(6):669-673.
被引量:28
8
陈小亚,陈薇,陈烨,何丹.
脑卒中肢体沉重感现状及其与卒中后疲劳、肌力的相关性[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3):49-50.
9
姜川,方旭,冯建利,郝茂林.
谷红注射液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7):1322-1326.
被引量:20
10
桂军明,朱守斌,张国旗,江多范.
活血通络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研究[J]
.陕西中医,2020,41(8):1066-1069.
被引量:11
1
李颖,黄桢,季晓霞,李雯斌,朱卉,沈亦彦.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9):1112-1114.
被引量:7
2
汤晶晶,韩辉,鲍远程,胡翠平,王守运.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78-1580.
被引量:7
3
刘杰祥,杨亚平.
益气活血法促进脑出血血肿吸收的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2006,25(5):317-318.
被引量:4
4
方之勇,熊涛.
益气活血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体会[J]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2):285-285.
被引量:1
5
田茂琼,何明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神经炎38例临床观察[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18(4).
被引量:3
6
诸伯星,杨大赋.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脑梗死58例——附西药治疗46例对照[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3):596-597.
被引量:3
7
文辉.
补肾养阴活血方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2例[J]
.陕西中医,2012,33(2):156-157.
被引量:2
8
陈光,李文华,任绍林.
益气活血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50例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08,27(5):359-361.
被引量:8
9
马琳.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中风恢复期30例小结[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1X):75-76.
被引量:6
10
刘祖发,赵霞,裴树亮.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
.中医药通报,2008,7(6):49-50.
被引量:2
新中医
201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