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信息导报》
2001年第1期6-7,共2页
China Information Review
同被引文献22
-
1中国国防科技信息学会.情报学进展:第五卷 2002—2003年度评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12.
-
2国家科技文献资源网络服务系统开通[J]中国信息导报,2001(01).
-
3肖希明.构建面向21世纪的图书情报学核心课程体系——海峡两岸第三届图书资讯学术研讨会观点述要[J].图书情报知识,1997,14(2):37-39. 被引量:5
-
4柳较乾.从分散到联合——当代中国图书情报事业发展趋势[J].图书馆,1998(3):27-29. 被引量:7
-
5李宇.国内外咨询业人员状况分析[J].情报资料工作,1998,19(6):35-38. 被引量:4
-
6符福桓.关于信息管理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二)[J].中国信息导报,1999(11):10-13. 被引量:1
-
7黄振中.情报的竞争属性[J].情报学报,1999,18(4):371-375. 被引量:16
-
8李德河,王燕平.网络环境下的情报工作[J].陕西天文台台刊,2000,23(1):75-80. 被引量:1
-
9甄桂英,冯彩英.情报学的科学体系和层次结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0,44(7):17-20. 被引量:8
-
10钱新荣.工程咨询与科技产业化[J].中国工程咨询,2001(1):15-1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26
-
1葛园园.辩证看情报的本质属性——兼与龚蛟腾、侯经川同志商榷[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25(4):6-8. 被引量:1
-
2倪志坚.浅议当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培养[J].学理论,2009(22):217-218.
-
3李蔚蔚.咨询业与图书馆咨询服务[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22(4):78-79. 被引量:1
-
4龚蛟腾,侯经川.竞争知识与竞争知识管理——关于情报与情报学本质的探讨[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5):76-80. 被引量:19
-
5文庭孝,刘刚,张洋.我国情报学发展的危机种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5,28(4):342-345. 被引量:43
-
6马费成,宋恩梅.我国情报学研究的历史回顾(Ⅰ)[J].情报学报,2005,24(4):387-397. 被引量:41
-
7郑力,白云,吴曙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咨询[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6):691-693. 被引量:2
-
8李伟超,刘永.信息技术变革与发展对情报学科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3):285-288. 被引量:5
-
9赵军.运营级视频会议系统规划与应用[J].山东通信技术,2006,26(3):16-19.
-
10彭知辉.我国情报概念研究述评[J].情报资料工作,2006,27(6):23-27. 被引量:17
-
1杜薇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配置研究——以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为例[J].情报杂志,2007,26(3):143-145. 被引量:10
-
2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杭州镜像站[J].中国水稻科学,2007,21(1):64-64.
-
3李运.科技信息光照西部[J].呼和浩特科技,2005(3):24-24.
-
4沈玉兰.建设中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J].中国信息导报,1998(6):21-22. 被引量:12
-
5刘鹏飞,查玉婕.前进中的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院士著作馆[J].中国信息导报,2007(1):59-60. 被引量:1
-
6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院士著作馆[J].中国信息导报,2006(1).
-
7吴雯娜,张翼燕,杨玉慧,丹英,武夷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信息导报,2006(9):25-28. 被引量:4
-
8卢清富.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看法[J].档案天地,2017,0(2):33-35. 被引量:1
-
9王贵海.地市报业: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J].中国地市报人,2000(12):15-16. 被引量:1
-
10郭华.国家工程技术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的策略与实践[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5(3):74-77. 被引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