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不同密度对保油8号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油菜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因品种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产量的提高在于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形成角粒数与千粒重的协调发展。油菜新品种保油8号是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早熟常规油菜新品种,为进一步了解该品种的最佳栽培密度,促进保油8号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高成果转化率,促进保山市油菜产业的稳步健康发展。特设置了保油8号品种不同密度试验,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
杨和团
机构地区
云南省保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中国种业》
2014年第3期61-62,共2页
China Seed Industry
关键词
密度
保油8号
产量
分类号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1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4
1
高建芹,戚存扣,浦惠明,张洁夫,陈新军,傅寿仲.
施氮量和栽培密度对宁油1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5,33(6):40-41.
被引量:30
2
曾川,徐洪志,廖淑梅,伊淑丽,黄涌.
杂交油菜新品种德新油59免耕移栽密度试验[J]
.中国种业,2012(3):43-44.
被引量:5
3
浦惠明,傅寿仲,戚存扣,张洁夫,伍贻美,高建芹,陈新军.
不同种植密度对杂交油菜若干性状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1,29(3):28-30.
被引量:31
4
赵娟.
无公害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种业,2012(4):63-6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袁继超,牛应泽,范巧佳.
杂交油菜蓉油3号经济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8,16(4):419-424.
被引量:17
2
张建学,雷建明,张岩,范提平,张亚宏.
甘肃省发展冬油菜优势、存在问题与建议[J]
.中国种业,2011(6):21-23.
被引量:6
3
刘建毅,苗春.
油菜机械化收获对品种特性的需求[J]
.中国种业,2011(10):12-13.
被引量:24
4
陈新军,戚存扣,高建芹,伍贻美.
不同栽培密度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1,29(1):29-30.
被引量:48
5
冷锁虎,惠飞虎,左青松,唐瑶.
施氮对宁杂1号油菜各枝序角果性状的调控[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03,25(4):60-63.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62
1
秦亚平,李志玉,廖星,李光明.
不同施氮量对中双9号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1):80-83.
被引量:9
2
邱江,黄秀芳,戚存扣,孙敬东,陈新军,韩桂琴.
移栽密度和施氮量对宁油14号油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06,34(4):22-24.
被引量:22
3
赵乃轩,李必钦.
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中油杂11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06,45(6):724-726.
被引量:12
4
符明联,钟林,汪铭,李根泽,蒋海玉,李劲峰.
杂交油菜直播适宜密度和氮磷钾肥用量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1040-1043.
被引量:20
5
陈静,姜萍,冯卫.
贵州油菜生产技术应用概况[J]
.种子,2007,26(11):87-91.
被引量:3
6
王沁,饶勇,代继跃,肖华贵,代文东,曾兵.
双低杂交油菜品种黔油18号制种技术研究 Ⅰ.氮肥不同施用量对制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3):57-59.
被引量:1
7
左青松,唐瑶,石剑飞,杨光,惠飞虎,冷锁虎.
不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油菜品种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差异[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9):3985-3987.
被引量:8
8
许才康,孙华,张建栋,黄萌.
种植密度对双低油菜苏油4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1):102-104.
被引量:22
9
隋天显,张书芬,朱家成,曹金华,王建平,文雁成,冯顺山.
群体密度对优质高产油菜杂交种杂双2号产量与经济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459-9460.
被引量:3
10
许才康,孙华,陈培锋,张建栋.
苏油4号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及应用[J]
.上海农业学报,2010,26(3):44-47.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5
1
王汉中.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0,32(2):300-302.
被引量:364
2
苏伟,鲁剑巍,周广生,李小坤,韩自航,雷海霞.
免耕及直播密度对油菜生长、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2011,44(7):1519-1526.
被引量:51
3
符明联,原小燕,汪铭,凌青,杨进成,贺斌,彭识,文和明,杨和团,李根泽.
云南杂交油菜适宜种植密度及化肥用法用量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2):455-460.
被引量:18
4
杨玉珠,段海春,张晓兰,杨卫国,王勤,田文伟,吴桂仙,杨腊梅.
油菜早熟品种筛选试验[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96-97.
被引量:3
5
杨和团,杨家贵,牛文武,许金波,杜新雄,盛连伟.
温凉山区油菜不同播期试验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2012(1):42-43.
被引量:1
6
田飞军,周应友.
杂交油菜稻茬少免耕直播密度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2,32(1):23-23.
被引量:2
7
朱珊,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张树杰,廖星,廖祥生,车志.
密度和氮肥用量对油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3,35(2):179-184.
被引量:60
8
张书法,朱家成,王建平,张书芬,曹金华,文雁成,隋天显,何俊平,赵磊.
播期和密度对双油8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5):1308-1310.
被引量:2
9
范成林,谢云,胡绪琴.
早熟油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
.耕作与栽培,2013,33(6):32-33.
被引量:6
10
李明举,陈德珍,冯泽蔚,冯文豪,饶勇.
两个油菜新品种不同耕作方式与种植密度的产量表现[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5):78-8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
1
吴桂仙,杨腊梅,曾林,陶加进,张晓兰,赵礼富,陆顺生,宋云飞.
不同品种和密度对山地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56-59.
被引量:2
2
吴美娟,陈晓阳,黄洪明,汪暖,周建霞,卞晓波,虞涛,陈丽平.
种植密度对“浙金油 1 号”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2022(2):48-4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谢雄泽,谢捷,尹羽丰,张清伟,白桂萍.
2016—2017年湖北省油菜区试品种(系)产量成因性状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24):38-42.
被引量:1
2
林钢,李宏江,杨忠龙,钟微,刘春林.
摘薹次数对菜油两用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农业科学,2024,14(1):83-94.
1
汪国怀.
棉花最佳栽培密度试验结果初报[J]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3):89-89.
被引量:1
2
柳延涛,刘胜利,李万云,王鹏,陈寅初,赵刚.
种植密度对新葵9号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1):55-56.
被引量:2
3
向洪,张明刚,卢超.
杂交玉米裕玉207丰产密度探究[J]
.农技服务,2013,30(11):1164-1164.
4
张修,林聪,颜伯霖.
菜用大豆浙鲜豆5号肥料密度试验[J]
.上海蔬菜,2010(2):83-84.
5
蒋颖,徐如宏.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不同密度效果分析[J]
.耕作与栽培,2010,30(1):39-40.
被引量:3
6
文玉能.
脱毒马铃薯不同密度比较试验[J]
.贵州农业科学,2008,36(2):55-56.
被引量:13
7
肖旭峰,刘明月.
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J]
.中国马铃薯,2010,24(5):275-277.
被引量:4
8
王天佑.
武山县二阴区黄芪定植密度试验[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1):60-61.
9
朱波,杨治明,严玉萍.
棉花标杂A1密度与打顶试验研究[J]
.新疆农业科技,2008(4):37-38.
被引量:3
10
罗龙学,黄光辉,向寿国.
不同栽培密度与施肥比例对海禾1号产量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1,31(4):27-27.
中国种业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