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嵇康接受诗学的圆融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嵇康接受诗学主要是在谈论音乐接受过程中体现的,它与西方接受美学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接受美学往往以接受者为中心来阐释文本,甚至忽视文本的意义,并忽视社会的规范性作用。嵇康既认识到接受者在接受和阐释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将之与接受对象进行对话,也认识到在接受效果上必须考虑社会规范的重要意义。
作者
杨家海
机构地区
长江大学
出处
《理论与当代》
2014年第3期52-53,共2页
Theory and Contemporary
关键词
嵇康
诗学
圆融性
接受美学
社会规范
接受过程
接受对象
接受效果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7页.
2
戴明扬.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3
许慎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386.
4
罗宗强.
嵇康的心态及其人生悲剧[J]
.中国社会科学,1991(2):147-159.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16
1
王自红.
入与出的痛苦抉择——阮籍与嵇康命运比较探析[J]
.作家,2010(4):99-100.
2
祝江波.
论嵇绍仕晋与嵇康“顺世随俗”思想之关系[J]
.许昌学院学报,2006,25(4):20-23.
被引量:1
3
康相坤.
魏晋士人的山水情结与诗文创作[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2):19-22.
被引量:3
4
徐国荣.
嵇阮和庄学品格的实践化[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1):45-49.
5
王光照,倪永强.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体意识[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3(4):12-15.
被引量:4
6
周振荣.
从“江山之助”到“无我之境”——山水文学审美理想纵横谈[J]
.社科纵横,2009,24(9):100-101.
被引量:1
7
徐国荣.
嵇康之死和“索琴而弹”的意蕴[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18.
8
刘怀荣,石飞飞.
二十世纪以来竹林七贤研究述评[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3(1):78-89.
9
任莺.
诗心亦道心——古诗意境理论探源[J]
.丽水学院学报,2013,35(6):49-54.
10
高深.
论嵇康对庄子思想的继承与偏离[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30(1):26-28.
被引量:2
1
尹海燕.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接受效果的策略[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27(5):80-83.
被引量:1
2
刘用梅.
包容:领导者的襟怀[J]
.领导文萃,2008(15):28-31.
3
刘亚明.
中国佛教人文精神的圆融特性及其当代意义[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2):25-28.
被引量:3
4
杨佩.
从孟子的性善论看儒家的人性思想的现代意义[J]
.前沿,2013(20):63-64.
5
闻继宁.
人类创造中的认知走向——胡适真理观述评[J]
.孔子研究,1997(3):107-116.
6
李利安.
观音学与中国文化之建构[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32(1):86-89.
7
邓三好.
浅谈中国古典美学的理论困境[J]
.消费导刊,2006(11):447-448.
8
朱丽霞.
人天乘法及其与人间佛教的展开路径分析——以太虚、印顺为例的探讨[J]
.佛学研究,2014(1):353-360.
9
李煌明.
一而二,二而一:朱子哲学的思维结构与理论纲脉[J]
.哲学研究,2017(4):56-63.
被引量:14
10
王俊杰.
王恩洋与近现代儒佛之辨[J]
.中国哲学史,2014(1):72-79.
被引量:2
理论与当代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