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议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趋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网民通过网络进行思想、情感交流时,省时省费用、求新求不同促进了网络语言机制的产生。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网络媒体的不断普及、大众的宣泄心理等因素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动力,推进了网络语言的快速传播。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网民年轻化的趋势,网络语言将向多元化发展,并具有更加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作者
邓雪
机构地区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
出处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第3期29-31,共3页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关键词
网络语言
产生机制
形成内因
发展趋势
分类号
H109.4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刘刚.
论网络语言的道德建设[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69-71.
被引量:10
2
汪德平,罗颂华.
从网络语言看德育中的沟通障碍问题[J]
.今传媒,2010,18(3):107-109.
被引量:1
3
杨萍.
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
.新闻前哨,2010(4):87-89.
被引量:49
二级参考文献
9
1
李铁范,张秋杭.
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J]
.修辞学习,2006(2):60-63.
被引量:44
2
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外来词》[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99]:13.
3
弗雷德里可·杰拇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
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第2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5
蔡敏.《传媒话语生产与控制》,传媒学术网.
6
王顺菁.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J].语言与文学研究,2003,(6).
7
[4]李英田.加强青少年网络语言道德建设刻不容缓[EB/OL].[2006-12-6]http://www.fzfx.net:8022/tw/list.asp?unid=91.
8
陆杨,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媒》,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51页.
9
范敬群.
网络话语意义的生产与传播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4-1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57
1
高宇.
“吃瓜”:社交媒体时代的狂欢与审视[J]
.传媒论坛,2023,6(9):35-38.
被引量:2
2
张剑平,刘波.
中文网络语言的规范化问题探析[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6):112-114.
被引量:4
3
黄海波.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规范问题探析[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5-127.
被引量:11
4
史松明,袁光锋.
话语的政治:网民舆论监督的实践、逻辑与反思[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3):23-27.
被引量:16
5
黄海波.
谈网络流行语“羡慕嫉妒恨”[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7):140-141.
6
车春艺.
文化研究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J]
.科教文汇,2011(28):94-94.
被引量:1
7
方亭,樊英利.
从网络热词解读草根文化特征[J]
.新闻爱好者,2011(11):11-12.
被引量:10
8
章平.
新闻事件流行语之构建与传播——以“躲猫猫”为个案[J]
.当代修辞学,2011(6):12-21.
被引量:3
9
方毅华,罗鹏.
“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12):77-80.
被引量:25
10
郭媛媛.
浅谈网络流行语的转正与规范问题[J]
.文学教育(中),2012(1):70-71.
1
王红璐.
“老”的“年轻化”使用[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3):132-132.
2
彤彤.
2011年度网络流行语[J]
.小学生,2011(12):44-45.
3
马晶璐.
社会语言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7):43-46.
4
王芳.
谈英语缩略语在汉语语言中的应用[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4):185-186.
被引量:2
5
夏历.
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486-489.
被引量:6
6
史雯娜.
网络流行语中“哥”的语用顺应理论阐释[J]
.凯里学院学报,2012,30(2):117-120.
被引量:1
7
冯霞,杨坚.
浅析现代英语口语中的变异(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3(2):20-22.
8
董雯.
从“土豪”翻译透视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汉语新词的英译[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6):152-154.
9
鞠玉梅.
新修辞学的后现代主义特征[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5(4):16-19.
被引量:4
10
余惠邦,尹兆国.
“年青”和“年轻”[J]
.汉语学习,1981(3):38-43.
新闻研究导刊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