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6—1988年在全省37个有代表性地点,依发生为害时期采集褐稻虱。进行了苗期反应、泌露量测定和生存率试验。此外,在本院田间建立了褐稻虱生物型监测圃,调查自然状态下鉴别品种上褐稻虱虫口密度的变化情况。共测定49个样本、138次试验或调查,结果表明有42个点次,除不带抗性基因的鉴别品种TN1表现感虫外,其他带抗性基因的鉴别品种表现抗虫,属生物型1的反应;海康、陵水、新会、惠州等地的褐稻虱经过2—5次重复取样测定亦表现为生物型1反应;田间2年4造16次调查,在TN1上的相对虫口密度比其他带抗性基因品种上的虫口密度高91—100%,说明也是生物型1为优势种群。但有7个点次的褐稻虱在个别测定项目中出现非生物型1的反应,其实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出处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2-25,共4页
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