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辅导员职业能力状况与专业化发展——基于就业能力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调查表明,辅导员职业能力状况并不乐观,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辅导员队伍专业水平不高。建议通过明确专业领域,确立辅导员职业能力特性,完善反思机制,增强自我效能,以专业化建设推进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
作者
杨建义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思想理论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6-100,共5页
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1BKS0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能力
就业能力模型
专业化发展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75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32
参考文献
6
1
唐传英等.增强个人“正能量”解决就业难题[N].中国教育报,2013—03—29.
2
虞晓东,李建伟,胡凌燕,张康德.
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质性研究[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2010(1):79-81.
被引量:23
3
林伟毅.高校辅导员心理状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4
罗海燕,冯建.
从职业自主性反思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发展[J]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3):9-12.
被引量:10
5
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6
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4-19.
被引量:19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徐建平,张厚粲.
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J]
.心理科学,2005,28(6):1430-1432.
被引量:119
2
刘思达.
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西方职业社会学研究述评[J]
.社会学研究,2006(1):197-224.
被引量:182
3
赵庆典,李海鹏.
努力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和长效机制——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75-82.
被引量:166
4
侯戬,周玉,房姝.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初探[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B12):27-30.
被引量:11
5
朱平.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解读[J]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2):218-223.
被引量:148
6
张革华.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目标诉求和路径选择[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4(4):144-147.
被引量:19
7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7/content-705523.hma.
8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5]2号),http://wenku.baidu.com/view/666b4368a9827lfe910ef967.html.
9
于跃.
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新思考[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5(5):131-133.
被引量:8
10
齐明.
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要求[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1):119-121.
被引量:28
共引文献
48
1
薛丽红.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J]
.文存阅刊,2018,0(22):173-173.
2
余艳丽.
论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规划[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3):223-224.
3
陈为人,李建伟.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内涵的隐含研究——基于“质”与“量”相整合的研究方法[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3-68.
被引量:2
4
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身份定位与建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11(1):83-87.
被引量:38
5
李建伟.
教师专业引领视域下的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探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1(1):96-98.
被引量:12
6
杨建义.
高校辅导员专业定位、标准及其达成[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4-19.
被引量:19
7
肖庆伟.
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的城乡教师交流[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1):137-141.
被引量:5
8
朱志成.
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现象归因与发展途径探究——以省级教学名师为研究个案[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1):150-154.
被引量:1
9
贾美倩.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
.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1):34-35.
被引量:2
10
赵妍.
浅析高校辅导员在扁平化管理中的专业化路径[J]
.高校辅导员,2012(3):15-18.
同被引文献
75
1
刘建军.
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结构[J]
.思想理论教育,2013(3):36-39.
被引量:41
2
董秀娜,宋月升.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综述[J]
.成功,2013(5):2-4.
被引量:10
3
张端鸿.
中美高校辅导员制度比较[J]
.新德育.思想理论教育(综合版),2005(3):19-22.
被引量:100
4
曲建武,吴云志.
高校辅导员素质与能力建设问题研究综述[J]
.高校理论战线,2006(4):38-42.
被引量:104
5
宗昊璇.
“内化”原理及其德育意义[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2(35):36-37.
被引量:2
6
翁铁慧.高校辅导员行动指引[M].上海:中国福利会出版社,2004.
7
杨晓辉.
论胜任特征模型在高校教师评价中的应用[J]
.教育与职业,2007(24):65-66.
被引量:2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94).
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2.
10
河北北方学院.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高校创新能力[N].科技日报,2013-08-06.
引证文献
16
1
周玉艳.
适应性绩效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6):91-94.
被引量:1
2
周涛.
辅导员核心职业能力建设探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30(6):124-127.
被引量:9
3
董成文.
高校辅导员的胜任特征[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5,30(4):28-29.
4
潘婷.
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15(17):101-103.
被引量:2
5
李琳.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与建议[J]
.高校辅导员,2015(5):20-23.
被引量:7
6
薛来兴,郑一赛,杨素铧,黄晓晶,林玉芝.
基于增强职业幸福感的辅导员队伍能力建设探析[J]
.高教学刊,2016,2(11):212-213.
7
刘瑞瑜,陈立.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自觉性的建构[J]
.价值工程,2016,35(28):172-174.
8
芦廷峰.
普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状况分析与专业化发展[J]
.职大学报,2017(1):92-93.
被引量:3
9
李钰,汤钰文.
大学辅导员职业能力体系建设研究[J]
.科技创业月刊,2017,30(10):81-83.
被引量:1
10
汪琳.
辅导员在高职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作用[J]
.现代经济信息,2018,0(15):397-3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32
1
王文莹.
辅导员职业能力非均衡发展策略的探析[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8):112-114.
2
曾小山,徐亚琴,廖彩霞.
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以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为例[J]
.才智,2019(35):222-223.
3
庞德英.
新时代辅导员提升思想引领能力的路径探索[J]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20,30(1):23-25.
被引量:4
4
李琼霞.
试论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J]
.人文之友,2019,0(21):126-126.
5
唐翠柳.
论心理疏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蕴含[J]
.青年时代,2016,0(1):131-131.
6
肖霞.
高校辅导员工作社会性发展方向要素的探索[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6):79-81.
7
赵静.
试论成教辅导员社会引导能力的发展[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4(8):61-63.
8
陈峰.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者胜任力模型研究——基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实证分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32(5):116-120.
被引量:4
9
张瑞.
新常态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5):210-211.
被引量:3
10
王显芳,孙玮.
基于OTRAP模式的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9(2):20-23.
被引量:3
1
毛晖.
大学生通用就业能力模型的系统化探索——评《大学生通用就业能力模型研究》[J]
.中国教育学刊,2016(5).
2
徐宜可.
河南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能力模型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2(3X):186-187.
被引量:1
3
董玲.
基于能力模型的农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
.林区教学,2013(2):6-7.
4
王培君.
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综述[J]
.教育与职业,2009(32):20-22.
被引量:24
5
黄本新.
物流营销专业大学生就业能力模型研究[J]
.职业时空,2014,10(9):118-122.
被引量:2
6
刘玉华.
“说错”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计算机教与学.现代教学,2004(11):51-52.
被引量:1
7
喻秀敏.
如何高效开展字词教学[J]
.文学教育(中),2014(4):118-118.
8
于佳.
元认知策略在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1,23(24):307-307.
9
刘佳佳.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模型的构建及提升策略[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133-137.
被引量:5
10
陈小平.
大学生创业能力模型构建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2015(10):202-203.
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