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反唇相稽”与“反唇相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唇相稽"与"反唇相讥"是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出现的意义上有联系的两个不同的词语。二者的语义和用法基本相似,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差异。具体的语言环境、"类推造词"的心理与"重新理解"的机制是"反唇相讥"产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两词使用混乱的重要因素。
作者
李家傲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8-60,共3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关键词
反唇相稽
反唇相讥
语境
类推
重新理解
分类号
H136.31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5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汪惠迪.
反唇相稽/反唇相讥[J]
.语文建设,2001(6):22-22.
被引量:1
2
赵丕杰.
反唇相讥、日理万机、嫣然一笑的误用[J]
.青年记者,2012(6):57-58.
被引量:1
3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
岳长顺.
论类推创造新词[J]
.世界汉语教学,1993,7(2):116-119.
被引量:10
5
储泽祥,王寅.
动词的“重新理解”及其造成的影响[J]
.古汉语研究,2009(3):20-26.
被引量:28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储泽祥,徐朝晖,贺福凌,黄春平,尹戴忠.
近代汉语的“V出+N外”格式──兼说该式现代为什么不多见[J]
.古汉语研究,1999(4):26-29.
被引量:4
2
施春宏.
语义叠架原因论析[J]
.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2):49-64.
被引量:16
3
戴昭铭.
叠架形式和语言规范[J]
.语言文字应用,1996(2):30-36.
被引量:18
4
刘继超.
“肉夹馍”: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J]
.人文杂志,1997(2):119-121.
被引量:7
5
李行健.
从“救火”谈释词[J]
.辞书研究,1981(4):267-269.
被引量:6
6
刘丹青.
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
.语言研究,2001,21(2):71-81.
被引量:238
7
冯力.
从北部吴语的“V快”看中心谓语成分虚化为助词的现象[J]
.中国语文,2007(3):248-255.
被引量:7
8
邢福义.
“救火”和“救人”[J]
.咬文嚼字,2007(7):6-7.
被引量:5
9
吕冀平 戴昭铭.当前汉语规范工作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语文,1985,(2).
10
石毓智.
语言能力合成说的认知心理学证据[J]
.语言研究,2007,27(3):59-68.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352
1
李加.
创造性类推构词的类型及其认知机制[J]
.南开语言学刊,2019(1):78-86.
被引量:1
2
王诚.
古书同义复词演变举例[J]
.民俗典籍文字研究,2021(2):224-237.
3
薛宏武,闫梦月.
“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J]
.汉语学报,2011(2):14-27.
被引量:14
4
李冀宏.
英汉类比构词比较研究[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21(4):127-130.
被引量:8
5
何雅文.
从符号学角度论诗歌的对等翻译[J]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23(5):90-93.
6
袁俏玲.
论索绪尔语言观中的经济学思想[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23(5):96-99.
被引量:6
7
梁梅.
侗族大歌的符号学解读[J]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56-60.
被引量:17
8
戴昭铭.
语感和语言系统[J]
.求是学刊,2007,34(6):139-143.
被引量:5
9
杨文运,马国强.
体育明星的符号学解读[J]
.体育学刊,2007,14(8):24-27.
被引量:25
10
周燕.
“听者”的重要性——巴赫金“对语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
.课程.教材.教法,2007,27(12):28-31.
被引量:5
1
刘玮,刘晓明.
《论语》文本义的回归与重新理解[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74-77.
2
王玲.
外来语素的词缀化[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6(7):71-73.
被引量:12
3
雷江.
巧套句式反唇相讥[J]
.今日中学生,2007(10):20-20.
4
王帅,沈光浩.
形容词重叠“多多”的重新理解[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11):147-148.
被引量:2
5
杜路茨.
“诞生”的“诞”[J]
.咬文嚼字,1997,0(6):10-10.
6
白红爱.
试论英语习作中叙述视角模糊的问题[J]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7(4):77-81.
7
范庆华,董淑华.
“东”“西”趣谈[J]
.东疆学刊,1996,13(4):75-78.
8
张宝钧.
重新理解翻译等值[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19(1):101-104.
被引量:24
9
杨琳.
物品称“东西”探源[J]
.长江学术,2012(1):99-109.
被引量:7
10
岳长顺.
论类推创造新词[J]
.世界汉语教学,1993,7(2):116-119.
被引量:10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